1. 难度:中等 | |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 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2. 难度:简单 | |
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
3. 难度:简单 | |
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4. 难度:简单 | |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 ) A. 标志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B. 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 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D. 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
5.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严峻考验,这个考验从根本上讲是( ) A. 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能否完成 B. 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从根本上消除 C. 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能否提高 D. 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得以巩固
|
6. 难度:简单 | |
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穿越时空,回到下图所显示的年代,请为这组图片选一个合适的新闻主题( ) A. 开国大典,百姓欢颜 B. 解放西藏,和平统一 C. 土地改革,大快人心 D. 抗美援朝,捷报频传
|
7. 难度:中等 | |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8.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二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作为实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C. 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 D. 对外开放城市的设立
|
10.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
12. 难度:简单 | |
图片、宣传画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 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最有可能是1958~1960年 ② 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③ 该画反映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④ 该画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
13. 难度:简单 | |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4.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上的差距拉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经济困难的影响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帝国主义的封锁 D. “文化大革命”
|
15. 难度:简单 | |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B.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
16.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 (指对事物的限制)。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B.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
1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立法的工作,先后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表明( ) A. 依法治国已经完全实现 B. 完善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C. 有效杜绝了各种违法行为 D.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
18.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9. 难度:简单 | |
小周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该是( ) A. 民族团结 B. 国有企业改革 C. 外交成就 D. 农村体制改革
|
20. 难度:简单 | |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打开国门 C. 南巡讲话 D. 高举旗帜
|
21. 难度:困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
22. 难度:简单 | |
在1956—1966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
|
23. 难度:简单 | |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继文化大革命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严重失误。( )
|
24. 难度:简单 | |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
25. 难度:简单 |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所有权又归俺了!俺愿种啥就种啥。”这位老农用朴素的语言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
|
26. 难度:简单 | |
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___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党的好干部”_______。
|
2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了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0世纪90年代,上海_______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28. 难度:简单 | |
1956年,中共_______召开,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82年,中共________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9. 难度:中等 |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某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我国当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农村农民生产怎样的情况?其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农村改革的什么制度?首先实行这个制度的地方是哪里?
|
30. 难度:简单 | |
建国以来,工业化历程艰难曲折。 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 据材料二图和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工业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部门? 该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 (3) 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时哪一场运动与之有关?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
31. 难度:中等 | |
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材料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一位杰出老人的智慧】 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2)请列举出广东的一个特区,并说说特区的作用。 (3)依据材料,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 (4)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