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他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世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和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 吐蕃    B. 回纥    C. 南诏    D. 靺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为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 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 文成公主    B. 蔡文姬    C. 王昭君    D. 金城公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面是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        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③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④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隋唐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览”。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欧阳询    ④吴道子    ⑤阎立本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当上皇帝的(   )

A. 澶渊之盟    B. 陈桥兵变    C. 杯酒释兵权    D. 郾城大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都护府    B. 宣政院    C. 市舶司    D. 理藩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国号为大金的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赵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武轻文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   )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要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铁钱    B. 铜钱    C. 交子    D. 银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   )

A.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    B. 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

C.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 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七下《中国历史》

(1)哪位皇帝实现了隋朝的统一?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时修建了哪一重大工程?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选官依据上,这一制度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材料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存在不到四十年的隋朝随之灭亡。

——改编自七下《中国历史》

(3)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的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的治国措施有哪些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2)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哪一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材料一: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1)材料一中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这反映了宋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新特色?

(2)材料二、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回答两点)

(3)材料四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这对后世统治者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请回答: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上图反映的朝代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请列举在这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上出现的两位杰出人物。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管理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图片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元朝对该地区的有效管辖有何历史意义?(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元朝对东南地区进行管辖的史实。这有何历史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