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此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犁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魏源              B.张之洞

C.严复              D.张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24年,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黄埔军校(广州黄埔军校)    D. 南京中央军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48年10月,—位战败的国民党军官叹地说:“锦州好比—条扁担,一头挑东北,—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他感叹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大龙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请你回忆,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土地改革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次国际会议后,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次会议指的是(  )

A. 雅尔塔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APEC会议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 和平共处    B. 求同存异    C. 平等互利    D. 一国两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废除农奴制度    B.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

C. 解放黑人奴隶    D.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推翻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

A. 达尔文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法拉第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在此背景下,美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召开雅尔塔会议;②对苏联展开全面冷战;③实施马遏尔计划;④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

①卷入战争的人口一次比一次多             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③两次大战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④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

A. 华沙    B. 斯大林格勒    C. 诺曼底    D. 伦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1967年西欧国家建立了(  )

A. 欧洲共同体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日本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认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 大量依赖原料进口    B. 进行对外扩张    C. 美国的经济援助    D.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隐患。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 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B. 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 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记录了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作者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这说明了(  )

A. 亚洲国家生产水平高    B.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 美洲工业生产水平低    D.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                    道路

 

(1)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材料二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一例,并说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和1940年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此后,我党领导我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5)根据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哪些?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时正处于在哪场运动中?根据材料一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哪种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材料三:                         

(3)邓稼先等归国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摘自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4)“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了哪一发展战略?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时间数轴,回答相关的问题。

(1)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步。图示一中的重要事件A是什么?第三步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哪一年,有着怎样的的意义?

(2)在图示二美国发展之路上,独立战争中发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按照提示的时间填充事件B。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美国的重大发明有哪些?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以上材料,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史料:        。 (只填序号)

 

任务二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

(2)完成下表中①②两处的内容。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批判对象

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封建专制制度

代表人物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共同影响

宣扬了资产阶级思想,开启了民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任务三 【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中1921~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图二中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全世界的13.7%的原因。

任务四 【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

(4)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