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2. 难度:简单 | |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3. 难度:简单 |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
5. 难度:简单 |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建国后的外交活动 ( ) ①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②⑤④③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①⑤④③
|
6. 难度:简单 | |
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 A. 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 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7. 难度:简单 | |
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独立宣言》的解读有误的是 ( ) A. 宣扬人生而平等 B. 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 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 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
9. 难度:简单 | |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 A. 蒸汽机 B. 电灯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
10. 难度:简单 | |
“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欧洲国家开始 ( ) A. 走向联合 B. 发动二战 C. 成立联合国 D. 建立世贸组织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 ) A. 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B.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最先发出“冷战”信号
|
12. 难度:简单 | |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13年,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2015年,在中国倡导下,“亚投行”正式成立。这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 ) A. 区域化B.多极化C.集团化D.全球化
|
13. 难度:简单 | |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4. 难度:简单 | |
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列举下列历史知识。 (1).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3). 的签署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5).我国对外开的窗口城市
|
15.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矛盾问题,美国颁布了什么文献?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的特点?
|
16. 难度:简单 | |
八年级某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四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 “共和之路”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4)举两例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5)纵观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不容忘却。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四大洲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亿人被卷入战火,军民共伤亡1亿多人,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兵燹(音:xiǎn,战乱)之灾。由于战争的空前残酷,20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作“极端的年代”。它“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作“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文件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2月,在哪次会议中做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二战后,美国实行了冷战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请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