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 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新中国成立

C. 三大战役胜利      D. 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

A.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 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

A. 新疆    B. 西藏       C. 内蒙古    D. 青海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 彭德怀    B. 黄继光    C. 雷锋       D. 邱少云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5月27日报道:朝鲜宣布退出停战协定。停战协定是朝鲜战争时期朝中两国与代表“联合国军”的美国在板门店签署的。该协定签署于(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此小华想查阅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文献,下列可供他选择的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商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请问下列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 大庆油田的建成                    B.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 武汉长江大桥    D. 长春第一汽车厂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 它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开展整风运动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经济建设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从下图所示的历史现象中,我们搞经济建设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是( )

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 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D. 应多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其中为我国石油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雷锋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二月逆流”指的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活动

B.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活动

C.遭诬陷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活动

D.造反派的夺权活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 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扩大企业自主权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设立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深圳巨变说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B. 深圳的巨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C. 深圳已由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    D. 深圳的经济基础很好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 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    C. 发展的过程    D. 发挥的作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六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不懈的探索,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有尊严”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材料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

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②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________________年超额完成。

③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我党在实践中逐步开创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综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1958年农民诗

材料二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三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

——《河南日报坊(1958年9月9日)

(1)材料一反映出“大跃进”运动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三中水稻亩产四万多斤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大跃进”中的哪一错误?

(3)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针对这种错误引起的经济困难,60年代初,我党是如何解决的?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

(1)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地点是哪里?

(2)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试验,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农村改革制度?

(3)材料二中有A、B、C三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英文字母代号和名称)

(4)改革开放后,哪一决定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