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历史(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左一图是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的书影。其作者是

A郦道元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上左二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实现民族间大融合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上左三图表达了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他

A促进民族团结

B.取得抗倭胜利

C.完成祖国统一

D.加强中外交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上左四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B.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C.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D.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 魏源    B. 林则徐    C. 曾国藩    D. 左宗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侧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①民族②民权③民生④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种“制度”产生于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雅典

D.古罗马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技术基础的是

A空间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技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赢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造纸术②交子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

A. “求富”“科学”    B. “共和”“科学”    C. “民主”“科学”    D. “共和”“民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8---12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豫湘桂战役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A内战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光荣革命结束

D.确立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托尔斯泰

B.凡·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侧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苏东的艰难探索

C.告别“雅尔塔”

D.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问题。10分

11953~1956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着强大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寿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提升史学素养落实于历史学习过程。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l)史实是提升史学素养的根基。时空定位与按时空排序以形成历史线索,是其首要任务。写出《神曲》出现的时间(世纪)与地点(国家)。指出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史实的共同主题。

(2)史料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用史料证明史实的客观性是其任务之一。概括下列史料的主要内容,这段史料是证明哪一史实客观性的证据之一?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
 

 

(3)体验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概括下列史料中罗斯福倡导的精神内涵,指出当时美国人恐惧的主要原因,写出此后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

 

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惟一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俱心理。它能把我们搞瘫痪,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攻。罗斯福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网响遍了水深火热的美国大地。(威廉·曼彻斯特特《光荣与梦想》)
 

 

(4)客观准确地描述史事是史学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写出你心目中的杜鲁门主义(要求:须有时间(年代)、地点(国家)、主要内容与自己心得等)。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学习历史可以提升认知图式。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l人的认知图式决定了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下列选自《议覆张佩纶靖藩服折1884年》的史料,体现了李鸿章的认知图式。概括甲中战胜日本的主要途径。写出当时清政府以“自强”为口号的运动名称。归纳乙中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写出日本“变法”的主要内容。

甲:跨海远征之举,以整练水师、添备战舰为要;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亦易结。

乙:彼日本自变法以来,女意媚事西人……今年遣参议伊雄博文赴欧洲,考究民政……其注意在树交植党,西人亦乐其倾心亲附,每遇中东交涉事件,往往意存担护。

2国际视野更能理解中国近代演变历程。写出下列史料中华盛顿会议确定“远东国际体系”的条约名称及主要内容。指出国民革命运动在1926年的代表性事例。

华盛顿会议决定了1921~1926年的远东国际体系……暂时稳定了中国的局势。刘仲敬《经与史:华夏世界的历史建构》

3研究历史人物,首先要理解历史人物。指出下列史料中近代知识分子“不能忍”的主要原因。写出毛泽东1949年“指点江山”的三例军事功绩。

因为不能忍,毛泽东加入了共产党;因为不能忍,许多学生、记者,甚至于教授,不惜牺牲自己的专业或学业,开始投身政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无不想要身体力行地去救国救民。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