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扬州卷)历史(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邮票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发明时间为“汉代”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A海河流域

B.淮海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郑成功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揆一说:“此地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郑成功所说的“此地”是指()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新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清朝时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下列哪位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了( )

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句诗词歌颂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①《毕业歌》(1934年)

②《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③《太行山上》(1938年)

④《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边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时间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10
 

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19704
 


 

 

 

A.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 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体土地可以长期包给农民使用,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这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展开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

A. 查理一世    B. 克伦威尔    C. 詹姆士二世    D. 路易十六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成果属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是()

A汽车

B.电灯

C内燃机

D.飞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军舰上(图左)的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怒吼,起义部队潮涌般冲进反动政府最后的堡垒(图右),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件事发生于()

A巴黎

B.彼得格勒

C伦敦

D.华盛顿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一位美国当代史作家在看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资料后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里的“战败国”主要是指()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漫画描绘的是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场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A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商议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C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华沙条约组织”这三个概念中共同隐含的历史线索是()

A战后东西方合作的强化

B.资本主义阵营相互支持

C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D.欧洲在美国支持下复兴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得到签约各国批准生效,从而诞生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流经扬州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唐朝时,一位新罗(今朝鲜半岛)人来到中国留学和任官,其《桂苑笔耕集》对研究晚唐扬州时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他是()

A鉴真

B.普哈丁

C崔致远

D.刘细君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如图中的诗句反复咏叹的是扬州风景中最具魅力。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此诗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它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李白

C杜甫

D.杜牧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06年,扬州“致力于古城保护和改善人民住宅环境”,得到了联合国高度评价,全票获得了该年度的()

A世界卫生城市称号

B.世界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C联合国环境奖

D.联合国人居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扬州是一座古今文化交相辉应的城市。下列属于古代历史文化遗存的是()

A扬州火车站

B.润扬大桥

C瘦西湖

D.扬州泰州机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从古至今,商业带动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既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迷人的异域文明,也带来了血与火的痛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如图1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如图2是一副创作于17世纪初的日本屏风画,描绘的是16世纪中期一艘欧洲商船抵达日本长崎的场景。

﹣摘编自[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三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说说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的人是谁?这条丝绸之路开通有何意义?据材料一指出盛唐时期长安社会发展的特征。

(2)读材料二,指出图中历史现象得益于欧洲的哪一场海外探险活动?这场探险中哪一位航海家发现了美洲?有人将这场探险活动称为“血与火”的开篇,为什么?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谈谈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  针对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

——摘自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诞生。

——摘编自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2)材料二中的这位思想家是近代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谁?这一运动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综上所述,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卧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2)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

(3)据所学知识,图2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4)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