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隋炀帝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封建帝王是(     )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宋太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难得的治世或盛世局面,其中产生于唐朝初年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鉴真把唐朝文化带到了(     )

A. 新罗    B. 天竺    C. 日本    D. 大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农业生产发展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对外贸易活跃    D. 商业经济繁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使丝绸之路成为热门话题。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昌盛,下列城市在宋朝成为闻名世界的大港口的是(     )

①福州       ②广州        ③泉州       ④厦门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

A. 藏族    B. 维吾尔族    C. 满族    D. 白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5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  )

A. 张骞    B. 鉴真

C. 玄奘    D. 班禅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该材料描述的是哪一事件?

A. 陈桥驿兵变    B. 玄武门政变

C. 八王之乱    D. 七国之乱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  一事件后    (    )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岳飞抗金    D. 签订《尼布楚条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南朝    B. 隋朝    C. 宋朝    D. 唐朝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作(     )

A. 文景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光武中兴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最重要的结果是(     )

A. 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 使北方趋于平静

C.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 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小雨在翻阅一本有关我国海关的书籍,下列机构最有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     )

A. 宣政院    B. 安西都护府    C. 市舶司    D. 中书省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中,有一幅在今天的西藏区域注着宣政院辖地的疆域图,那么它是

A. 唐朝疆域图    B. 元朝疆域图    C. 明朝疆域图    D. 清朝疆域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     )

A.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B. 造纸术的改进

C.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 文化市场的扩大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1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进步是(   )

A.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造纸术的改进    D. 指南针的应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海外贸易发达    B. 手工业兴    C. 农业繁荣    D. 文化昌盛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灭掉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

A. 辛弃疾    B. 李白

C. 文天祥    D. 苏轼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的杰出首领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以上叙述对吗?请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下图)

材料三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即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举出唐太宗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一例。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四、问答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边示意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摘自皮日休《汴河怀古》

(1)请你仔细观察示意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运河两端:A.___________B._________

运河四段: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示是中国古代哪个大型水利工程?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3)2014年该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玄奘和鉴真生活在哪个朝代?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