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三大改造完成 A. ②①④③⑤ B. ③①②④⑤ C. ①②④⑤③ D. ③①②⑤④
|
2. 难度:中等 | |
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 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5. 难度:中等 | |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名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
6. 难度:中等 | |
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巩固了新生政权 B.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
7. 难度:简单 |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 ) 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②农民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 ③消灭了地主阶级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9. 难度:简单 | |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
11. 难度:简单 | |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政策进行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前者实行土地集体公有制,后者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 B. 前者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前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后者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 前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后者有理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12. 难度:简单 | |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3. 难度:中等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1840年底 B. 1919年底 C. 1945年底 D. 1956年底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东方红1号”升天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③重返联合国 ④粉碎“四人帮”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八六三计划”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①③④⑥⑤
|
15. 难度:简单 | |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大跃进”运动
|
16. 难度:中等 | |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这是由于( ) ①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②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7. 难度:简单 | |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请问:焦裕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模范人物(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 D. “文革”时期
|
18. 难度:简单 | |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
|
19. 难度:简单 | |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
20. 难度:简单 | |
据统计在过去的l 3个月内全国共有18名省部级官员“落马”,近2万名公职人员被处理。体现了中央反腐力度之强,决心之大。而50多年前在河南兰考县却出现了一位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好干部。他是( ) A. 王崇伦 B. 罗盛教 C. 孔繁森 D. 焦裕禄
|
21. 难度:中等 | |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2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根据盐城市某县的水稻亩产量数据柱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 该县风调雨顺水稻喜获大丰收 B. 该县使用了袁隆平的水稻技术 C.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该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
23. 难度:简单 | |
“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 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C.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 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
24. 难度:中等 | |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 A.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 B.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25.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
26.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2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8.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注意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29. 难度:简单 | |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30. 难度:简单 | |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
|
31. 难度:简单 | |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 遵义会议 B. 新中国成立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
3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开天辟地 B. 当家做主 C. 遵义会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
33. 难度:中等 | |
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34.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35. 难度:简单 | |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 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 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 实行资产私有制 D. 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
36. 难度:简单 | |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7.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38.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
39.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总结:经过20多年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40. 难度:简单 | |
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美国《时代》周刊曾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香港的“更具活力”得益于(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41. 难度:简单 | |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7周年。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 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
42. 难度:简单 | |
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
43. 难度:简单 | |
2014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44.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④③①②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③④②①
|
45. 难度:简单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⑥
|
46.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与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 1971年 1972年 1979年 1955年 B. 1955年 l971年 1972年 1979年 C. 1955年 1971年 1979年 1972年 D. 1955年 1972年 1971年 1979年
|
47. 难度:简单 | |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
48. 难度:简单 | |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C. 祝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祝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
49.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些列重大成就。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
|
50. 难度:简单 | |
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 A. 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 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 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51. 难度:中等 | |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州与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规划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是( ) A.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 1978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52.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 A. A B. B C. C D. D
|
53. 难度:简单 |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风险了一生,实现了( ) A. A B. B C. C D. D
|
54. 难度:简单 | |
2014年1月,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等为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这里获得提名的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 )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侯德榜
|
55.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人均产量比较表”。面对表中所示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贯彻“八字方针” C. 掀起“大跃进”运动 D. 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
56. 难度:简单 | |
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②③
|
57. 难度:简单 | |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
58. 难度:简单 | |
彭德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下列历史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 A. 百团大战 B.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 抗美援朝战争 D. 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
59.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 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 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 图一所示各项成就为图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60. 难度:简单 | |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 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61. 难度:中等 | |
为纪念改革开放36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 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回答一点) (3)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
62.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4)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
63.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6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 (1)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与党和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该措施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为该措施的顺利执行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2)材料二中,我国1962年的粮食人均产量比1957年低,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有关?而1980年以后的粮食人均产量迅速增加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该政策首先是在哪里实施的?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简表(部分年份) (3)材料三中,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应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召开的哪两次会议?它们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
|
65. 难度:中等 | |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我国实施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 ——195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行业的改造?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事产生的?“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
66.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所示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如图所示 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1)材料一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 (4)根据材料四,图中哪一个字母代表了经济特区深圳?与设立经济特区有关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 “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什么建议。
|
6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底,全国参加初级社的农民占总农户的96.3%,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某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三 为适应“XXX(材料二开展的运动)”的需要,毛泽东等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党又发动了另外一个运动。 材料四 某运动伊始,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在全国各地对历代文物古迹进行了大破坏,烧毁了山东孔庙中“万世师表”匾。 材料五 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1)材料一讲述了我国对农业进行怎样的改造?还对其它哪两个行业进行改造?什么时候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材料二、三分别讲述了什么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四是指什么运动?请列举该运动现象两个? (4)结合材料五归纳材料四运动带来的危害? (5)我们应该从以上材料中吸取哪些教训?
|
68. 难度:简单 | |
2014年中国改革开放36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展览二:领导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 展览三:农村巨变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3)上述材料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4)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