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卷: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填表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背景: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________形成对峙的局面。

经过:________年,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在_______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最终东晋打败前秦。

影响: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______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背景: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________,北魏统一________,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措施:北魏________力排众议,494年迁都________;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___;以________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________;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________

影响:促进了____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生产方式: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________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________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________制度。

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________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_______________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关系: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________,民族关系趋于_______。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历史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____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它形成对峙局面的南方政权是(  )

A. 西晋    B. 东晋

C. 孙吴    D. 成汉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

B. 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C. 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 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中国历史上,北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朝代。这个王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氏族    B. 鲜卑族

C. 契丹族    D. 匈奴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 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

B. 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 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 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元拓的学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属于魏晋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是(  )

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

②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③“胡”“汉”思想感情难以沟通

④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前秦首领苻坚骄傲轻敌

B. 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 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 前秦士兵大约80多万,人数众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A. 迁都洛阳    B. 军队战斗力提高

C. 社会矛盾激化    D.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哪个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语言?为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除了材料二中的措施外,孝文帝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商鞅为实现民“殷盛”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要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或者结果。

(3)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青岛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成都中考)如表所示,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