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东莞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历史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  )。

A. 学会使用火    B. 爱美    C. 居住在北京    D. 学会直立行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不相符的是(   )

A. 会用火,能保存

B. 头盖骨,猿特征

C. 打石器,过群居

D. 会磨光,能钻孔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不符合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 饲养家畜

B. 种植水稻

C. 住干栏式房屋

D. 住半地穴式房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火的使用

C. 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

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房屋的出现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史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后,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此段史料是(     )

A. 第一手材料    B. 第二手材料    C. 考古发现    D. 实地考察材料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   )

A. 炎黄战蛊尤    B. 黄帝建宫室

C. 舜让位于禹    D. 启继承父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史记》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反映的是( )

A. 女娲造人    B. 大禹治水    C. 牧野之战    D. 涿鹿之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关于史实和传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史实是历史的缩影,传说是历史的精华

B. 史实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真实写照,传说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

C. 传说不是历史,但包含某些历史的成分

D. 传说就是史实,只不过升华了一些,更精彩了一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 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 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 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 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复原的二里头遗址,它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它可以佐证哪个朝代的历史( )

A.     B.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诸侯的反叛    B. 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

C. “国人暴动”    D. 牧野之战的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青铜器既是商周时期青铜制造文明发达的体现,也是商周社会状况的反映,这主要是因为(   )

①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②青铜器甚至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③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④青铜礼器的数量体现了君王的残暴与仁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 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C. 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 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文字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神话与传说,一个偏重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一个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考古发现时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请你观察下列图片后思考问题。

1 半坡人面鱼纹盆        2 女娲补天           3 河姆渡猪纹陶钵 

1 半坡人面鱼纹盆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

2 女娲补天的传说,出自古书《淮南子》。

3 河姆渡猪纹陶钵——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

请回答:

(1)1、3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史料?(     ) (只填写序号)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2)上述图片放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要了解北方氏族应选哪一考古发现?

(3)1、图3说明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哪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4)上述哪两幅图片提供的史实最可靠?

(5)根据上面三幅图片提供的信息,概括回答你获得古代史知识有哪些途径?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夏商周更迭的表格。

(2)哪一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文明?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制度变革我分析】

材料二

 

(3)根据图一,说出分封制的内容。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4)观察图二,说出位于第一层和最底层的分别是什么人。根据上述图片,指出分封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治乱兴衰我感悟】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2)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3)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活学活用拓思维】

材料三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5)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