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巢湖市一鸣学校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他们是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请问他们是下列是哪种人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产、生活情形                (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相传,下图中的人物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他是          (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帝

D. 舜帝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 成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盘庚迁都    D. 平王东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小明喜欢看连环画,他刚从一位爱好者那里看到了一本《三家分晋》的连环画。根据我们所学知识,这里的“三家”指的是( )

A. 赵、魏、韩    B. 楚、燕、齐    C. 韩、齐、魏    D. 赵、魏、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首霸的是(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孝公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些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 )

A. 后母戊鼎    B. 毛公鼎    C. 大盂铜鼎    D. 商朝虎耳铜鼎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二、填表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请仔细阅读左下《战国形势图》,在图中填出以下国家的字母代号: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请阅读下图《都江堰示意图》,在图中填出以下位置的字母代号:

A、分水堤            B、宝瓶口

 

三、判断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图片后判断:

注:图一、图二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图三、图四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以下结论是从以上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与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括号内填“B”;以上图片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中有粟,半坡居民的食物中有稻谷。               (        )

(2)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开始制陶。                                   (        )

(3)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        )

(4)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还没有爱美的意识。                         (        )

(5)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        )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周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译文:周天子视察诸侯,叫巡狩;巡狩就是巡查其领地。诸侯到都城拜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向周王汇报自己的工作。无故不来朝见者……一次不到的降低其爵位,两次不到的削减其封地,三次不到的就派兵攻打并取消封国。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周王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属于分封对象?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和诸侯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译文:(军队中)立下战功的人,以其立下战功的大小赏赐相应的爵位。……努力从事耕种和纺织,生产的粮食和布匹多的人免除其徭役。弃农经商或者在农业生产中因懒惰而变得贫穷的,被罚为奴隶。贵族中没有立下战功的,不能享受特权,继承爵位。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人民变得富裕,国家变得富强,百姓们拥护,诸侯开始信服秦国,在战争中打败了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攻占大片土地,使秦国开始成为强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进行的?

(2)请指出材料一反映了这次改革中的哪两项内容?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次改革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五、列举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请列举春秋时期五位霸主的名称。请概括指出他们能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公元前771年,东周建立。它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从此,诸侯并立,纷争不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东周是谁建立的?其都城在哪里?

(2)请举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人们通常说“春秋无义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