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英雄是 (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
2. 难度:简单 | |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A. 北平 B. 南京 C. 武汉 D. 台湾
|
3. 难度:简单 | |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 A. 《天津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
4. 难度:简单 | |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洋务运动破产
|
5. 难度:中等 | |
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 ) A. 赔款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割地 D. 允许开设工厂
|
6.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某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该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
7. 难度:简单 | |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8. 难度:中等 | |
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自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轮船招商局
|
9. 难度:中等 | |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第一、二单元后,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太平天国运动——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D.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10. 难度:中等 | |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 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开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
11. 难度:困难 | |
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 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 B. 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 C. 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 D. 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
|
12. 难度:中等 | ||||||||||||||||||||||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
13. 难度:中等 | |
情境分析: 情境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愿望?有何积极作用?为什么不能落实呢? 情境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2)情景二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其失败的根源是什么?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地位?
|
14. 难度:中等 | |
综合探究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材料二: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日本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图片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残迹?制造悲剧的两个凶手分别是? (3)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的哪个条约?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的抗争,请写出其中的两位民族英雄。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