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他”是 (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
2. 难度:简单 | |
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难度:简单 |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4. 难度:简单 | |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
5. 难度:简单 | |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中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7.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起因和性质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 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
8. 难度:简单 | |
下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 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 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 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
10. 难度:困难 | |
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黄埔条约》
|
11. 难度:简单 | |
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善后条约》中规定( ) A. 增开天津为商埠 B.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D. 赔款2100万银元
|
12. 难度:简单 | |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
13. 难度:简单 | |
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 A. 俄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①④
|
15. 难度:简单 | |
古今地名对照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
16. 难度:简单 | |
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 拜上帝教教义 B. 《劝世良言》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
17.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北伐、西征
|
18.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 ) 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韦昌辉 D. 杨秀清
|
19.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20. 难度:简单 | |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 A. “自强”“求富” B. “振兴中华” C. “打倒孔家店”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21. 难度:困难 | |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2. 难度:简单 | |
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23. 难度:简单 |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24. 难度:中等 | |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话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
25. 难度:困难 | |
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26. 难度:简单 |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 公车上书 B. 创办《万国公报》 C. 成立强学会 D. 开办新式学堂
|
27.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 李鸿章、张之洞 B. 李大钊、胡适 C. 康有为、梁启超 D. 曾国藩、奕
|
28. 难度:中等 | |
以“通天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刊是( ) A. 《时务报》 B. 《知新报》 C. 《湘学报》 D. 《国闻报》
|
29. 难度:简单 | |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杨锐
|
30.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
31. 难度:简单 | |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
3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00年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 )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日本军队 D. 八国联军
|
3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 赔款4.5亿两白银 B.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34. 难度:中等 | |
对下面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36. 难度:困难 |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首先完成相应的填空。 A、 B、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3)材料三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这场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不断往下“沉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
3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的名称。 (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作简要评价。(至少答出两点)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 (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