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伦敦新闻画报》评述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南京条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国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得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 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是1895年美国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A.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兴中会

B. 强学会

C. 华兴会

D. 同盟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

A. 康有为

B. 李鸿章

C. 孙中山

D. 毛泽东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

A. 近代史的开端    B. 近代化的起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割香港岛给英国       (     )

 

三、判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发动二次革命。 (     )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级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陈独秀。(     )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军事工业是什么?

 2 2中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3 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4 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菇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请说明它产生的历史意义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19年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仁义,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说说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

(2)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