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4)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A. 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 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C.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猛药重治”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开始产生民主共和的观念

C.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底地提倡反封建

D.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举人刘大鹏在日记中写到:“甫晓起来心若死灰……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有可忧可惧之端。”刘大鹏“可忧可惧”的原因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科举制度的废除

C. 清政府的覆灭

D. 戊戌变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指的是我国历史上

A. 五四运动    B. 门户开放政策    C. 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 开国大典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信念永恒》中有“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材料反映了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南昌起义的爆发

D. 井冈山会师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

A. 国民革命    B. 武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长条桌子,当时开会时代表们就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会场十分狭小,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 没有建立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D.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做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百团大战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A. 中共一大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第一届政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评论:“……是一个伏笔,是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成败不可单拘限在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损失上,……脱离后方,以弱击强,能够全建制的坚持到全局范围的战略反攻,这便是伟大的胜利。”评论针对的是

A. 重庆谈判

B. 全面内战爆发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49年1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称为“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刘、邓大军成功地挺进中原

C. 红军长征的完成

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识图探究

请回答:   

(1)图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请写出其书的作者以及其编写目的,后来中国把此书的主张付诸实践的事件是什么?

(2)图二的《天演论》是一位思想家的译著他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政治运动发生

(3)图三的《民报》是哪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在其《发刊词》中介绍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四的这本杂志大力宣扬的时代口号是什么?

(5)这四幅图体现了近代中国人的不断探索之路,你能说出这条探索之路的特点吗?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作才有发展,才会有共赢。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合则两利】

材料一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希望贵我两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以进一步发扬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

——马英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有哪几次合作?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分则两伤】

材料二“‘剿共’四年(1927年至1931年的‘九一八’)之后,就已经剿出一个‘满洲国’,再加六年,至1937年,就把一个日本帝国主义‘剿进中国本部来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论述主要反映了什么内容?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的标志是什么?

(3)通过国共两党历史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你认为新时期国共两党应该如何处理两党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材料分析题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材料三: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材料四: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________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各举一例战例说明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4)结合材料四,划线部分指什么事件?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

(2)蒋介石一定要求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赴渝谈判是为了什么?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达成了什么文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