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郑州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岳麓版历史中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赵卿墓是晋国卿大夫赵简子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套“升鼎”,分别为7件、6件和5件。《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该材料说明了

A. 中央集权衰落

B. 礼崩乐坏

C. 宗法体系严密

D. 世卿世禄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史论:秦代形成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贵族分封制。下列史实最能体现这一史论的是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二府三司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某一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其管区称为刺史部。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是指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朝议制度是指:皇帝召集朝臣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据此,这一制度

A. 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表明军国大事由朝臣决定

C. 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D. 带有鲜明的民主进步色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随着科举出身官员的增多,唐朝政治中出现“凡官不历州县者不拟台(御史台)”的现象。此现象说明了

A. 官僚队伍膨胀导致效率低下

B. 唐朝参加科举者必须在州县任职

C.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唐朝吏治重视官员地方工作经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反映了

A. 古代制度的成熟

B. 专制皇权的强化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地方权力的削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利益漠不关心,不允许哲人和学者遁入山野,必须参加公民大会,不允许公民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同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受到惩罚。据此可见,古代雅典

A. 重视民主平等

B. 必须人人参政

C. 强调法律至上

D. 缺乏政治自由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

A. 公民法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C. 罗马法以保护私有制为核心

D. 万民法实行是由于帝国疆域扩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伏尔泰描述某国政体时说:“一个看似专制的角色却当了一个自由开明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该国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齐世荣主编的《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写道:德意志帝国是各种力量妥协的产物,宪法既要照顾到德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又要考虑到各邦的利益。为此,1871年宪法规定

A. 实行联邦制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实行议会制

D. 皇帝与首相分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学者王树增叙述道:一般情况下,传统政治势力强的国家采用“钦定立宪政体”,两者可以达到平衡的国家采用“协定立宪政体”,传统势力弱的国家采用“民定立宪政体”。采用上述三种政体的典型国家依次为

A. 德、英、美

B. 德、英、法

C. 英、德、美

D. 法、美、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针对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的某项特权,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这样说到:“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这项特权是指

A. 内河航运权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指出:“它的激进主义使温和主义者和担心失去财产者——当然不仅是富人——对它敬而远之;它的领导人无法信守他们制定的清教徒标准,从而对人民大众失去了号召力;它的领导内部很快分裂,而且愈演愈烈。”材料中的“它”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作者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国人民族观念淡薄

B. 武器装备陈旧落后

C. 政府军事策失当

D. 北洋官兵妥协退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为20世纪伊始西方国家发行的宣传明信片《迎接龙的挑战》。该明信片反映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 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激进主义者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据此,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指

A. 成立政党,争取民主权利

B. 发动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C. 发动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D. 改良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俄罗斯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因此,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政府。”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战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

B. “新的民主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

C. “受教育阶层”指无产阶级

D. “现存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某次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发表了一篇关于时局的声明:“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我军再向残余的敌军作重大攻击,其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以下选项符合该战役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一书中指出: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富。胜利者的接收,成为贪官污吏的“劫收”。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是“接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人戏称为“五子登科”。该材料意在强调

A. 腐败是国民党内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B. 国民党是抗战胜利的主要获利者

C. 抗战胜利提高了国民党的社会地位

D. 抗战胜利使国民党队伍不断壮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这反映了中国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第一,牵制台湾当局,不能脱离美国势力范围;第二,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

A. 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B. 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 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 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50年4月,中央政府提出“解放台湾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6月中旬,毛泽东指定由粟裕负责台湾战役。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解放军将发起解放台湾的军事进攻,但这一计划却在下半年的10月份被搁置下来。导致该计划被搁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建国一周年庆典举行

B. 一国两制的提出

C. 朝鲜半岛的风云突变

D. 右倾错误的影响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谈美国》一书中指出:(二战后)心怀感激的欧洲人谈到,这些美国人带来的(东西)使旧大陆感到了“希望与信心”,“恢复了勇气和重振起精力”。外来模式和自身模式之间的碰撞,推动了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繁荣。材料中的“外来模式”指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

D. 经互会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论语•子路》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后来继承发展为一重要的国际外交思想是在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26届联合国大会

D. 中美上海会议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基辛格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材料反映了

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 世界秩序由几个大国主宰

C. 美国的政治军事地位下降

D.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分权限权思想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二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但公职不是终身制,而是年年选举更替,因而公民都有轮流担任公职的机会。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便要受到惩处,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如其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

——摘编自蒋云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权利有了双重保障。

——【美】汉米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结合汉朝、唐朝的相关史实,指出材料一中两种“分权辅政”模式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3)结合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三“人民权利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钦定宪法大纲》摘编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君上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

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摘编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1)根据材料,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开八七会议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发展的关心,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摘编自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1)指出上述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大事,并加以说明。

(2)若从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角度,在上表时段中再补充两件重要大事,并阐释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对论文《近代中国的外交历程》相关内容的整理(节选):

①1840—1912年,……

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妥协外交。临时政府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幻想以此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结果列强加紧了侵华,支持袁世凯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③1912—1928年,北洋政府的卖国外交。北洋政府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势力,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材料二

(1)参照②、③,完成对①的叙述。

(2)从一定视角确定主题,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这一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反映的主题进行解释。(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