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第一次模拟考试(5月)2017届河南省商水县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观察下面图片,其探究的共同主题不可能是

A. 丝绸之路的开通

B. 张骞通西域

C. 西域都护盾设立

D. 中外交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一方面使许多人对当时的民族危机更加感到触目惊心,提高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觉悟程度;另一方面又从西方输入了进化论的观点,使许多人从封建主义的世界观束缚下摆脱出来,开始接受资产阶级世界观。”这评价的是

A. 魏源著述《海国图志》

B. 严复翻译《天演论》

C. 孙中山发表《民报》发刊词

D.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由于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为此新文化运动提倡

A. 民主

B. 科学

C. 自由

D. 白话文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其惊人之处在于它是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并且他们在反帝的政治纲领中一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以及新爱国精神。中国的学生阶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自动承担了为中国命运操心的责任。”这评价的是

A. 公车上书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共一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48年11月8日,粟裕致电中共中央,认为“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建议“以主力转向(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为实现此战略,中共中央发动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C. 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D.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同学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A. 民族团结

B. 一国两制

C. 祖国统一

D. 两岸关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相关场景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支持

B.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C. 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外交创造新动力

D. 二战后亚非拉到奋起,冲击两极格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邓小平指出:“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相关政策是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生产合作化

D. 包干到户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的确良’到‘涤卡’,从绿军装、喇叭裤到蝙蝠衫、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时髦’的情绪。导致以上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新中国的成立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③西方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涌入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恩格斯曾指出:西欧“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的世界观,……教会信条自然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率先冲击这种世界观的作品是

A. 但丁《神曲》

B. 达·芬奇《蒙娜丽莎》

C.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853年,印度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式法律制度被引进;为了向东印度公司输送合格人才,大批英国人被送入刚刚成立的印度大学,印度首批三所大学均成立于1857年.”这说明

A. 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

C. 殖民掠夺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D. 殖民统治是印度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60年-1890年间,俄国的棉纺织业产值由5000万卢布增至2亿卢布,增长3倍;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万普特,增长3倍;石油开采量由不足100万普特增至2.43亿普特。促进俄国此时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②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一战的爆发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世纪下半叶,日本成功地实现了“脱亚入欧”,率先摆脱了旧的欧洲殖民体系的束缚,迅速崛起成为东方新兴的工业化强国。促成日本“脱亚入欧”的主要因素是

A. 大化改新

B. 186年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科技立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技术的发明使得战争耗时耗力。这不仅仅是因为机关枪和烈性炸药使得杀戮可能更加残忍,也不只是因为坦克这样的新式武器,这些武器是为了帮助士兵努力突破战场僵局而发明的。”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 科技使战争更加残酷

B. 战争促进了科技进步

C. 科技与战争相互影响

D. 战争没有正义可言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为此,苏俄实行

A. 废除农奴制

B. 新经济政策

C. 五年计划

D. 农业集体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是日本所窃取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相关“三国”是

A. 中美苏

B. 美英苏

C. 中美苏

D. 美英日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表《美国与欧共体经济总量对比》(1955-1974年),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

①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成员国经济发展

②美国与欧共体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③美国丧失可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④欧共体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饥寒交迫而又善良高贵的人,一个用音乐撬动整个世界的真正英雄,一个至今无人能够逾越的音乐巨人!”这评价的是

A. 梵高

B. 贝多芬

C. 毕加索

D. 托尔斯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图一、图二间内在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三对图四有何价值?

(3)请按照史料不同类型将四幅图片分为两类,并写出分类标准。

(4)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如何探究历史的真相?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952-1983年间,中国的工业增长相当可观,平均年增长率为9.8%.但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所称道“不合理做法”遏制了效率、生产力和工作动力。毛泽东在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工业结构是模仿苏联的制度,最大的特征是中央计划和强调打造重工业。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材料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其评价的是什么经济体制?该经济体制在我国开始形成于什么时期?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哪些新发展?请用史实说明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4)综合以上探究,写出你的一点感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790-1808年美国建立了50家棉纺织厂,1809年,美国又新建纺织厂87家,纱锭从8000个增加到31000个。1800年,纱锭已经达到80000个,1831年,美国共有棉纺织厂795家,拥有纱锭数量达到120万个。

材料二1863年是关键的一年。获得解放的黑人纷纷参军,壮大了北方军事力量。到1864年,北方军队中共有将近19万黑人士兵,此外还有25万黑人担任战地后勤工作。南方黑人也以逃跑、破坏等方式支援北方。

材料三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成立于1802年)统计,1860年以前美国总共发布3.6万项专利,而1860年以后的30年间,发布的专利不下44万项,涌现出爱迪生、贝尔等发明家兼实业家,使得美国在电能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遥遥领先他国。

(1)根据材料一,美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变革最早开展于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导致1863年成为关键一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3)综合以上探究,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主导。该会议处置了德国等战败国,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将山东权益给了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并拒签合约。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相对稳定,但最终因法西斯德国的扩张而被摧毁。

材料二二战末期,为了处置德国、日本,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处置德国日本并在战后成立联合国。为了确保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美国背着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损害了中国权益。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美国与苏联以实力划分世界,以取代之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新的国际格局,即后来的两极格局,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与不安。

(1)根据材料,绘制表格,对比巴黎和会与雅尔塔会议相关内容。

(2)综合以上探究,写出你的感悟。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