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 杭州

B. 泉州

C. 景德镇

D. 广州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蕃市    B. 蕃学    C. 市舶司    D. 蕃坊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

A. 朝鲜

B. 日本

C. 南海诸国

D. 非洲东海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 秦都咸阳

B. 汉都长安

C. 隋都长安

D. 宋都东京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江西景德镇兴起

●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2)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

(3)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 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 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  )

A. 四川    B. 澶州

C. 开封    D. 海南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北宋末年,一位大商人在四川采购大宗货物,他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

A. “交子”    B. “会子”

C. 开元通宝    D. 刀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果你生活在宋代,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  )

①使用交子买东西 ②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 ③盖棉被睡觉 ④用上景德镇的瓷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该展厅展示的主题为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3相对应的时期应是(  )

A. 三国时期    B. 唐朝中期

C. 南宋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宋代南方手工业进步

C. 宋代南方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据上表可知(  )

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打捞出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模型。宋代政府为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哪些措施?作为南宋时期的一名船员,你能跟随你的船队到达哪些地方?

(2)图2所示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是何时在哪个地区出现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4月25日)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4月25日)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

(2)结合图片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教材中“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的说法,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从教材中概括相关的事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不能大段照抄原文)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