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隋文帝改革措施的有(  )

①改革制度,发展经济 ②实行汉化政策 ③统一南北币制  ④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王朝,其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

A. 隋朝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B. 造船技术水平高

C. 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D. 开凿大运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 扬州、北京    B. 杭州、北京    C. 杭州、扬州    D. 广州、杭州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D. 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使南北重新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l)请写出图一A、B两点的地名与B点通往A点之间运河段的名称。

(2)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目的?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探究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在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

材料三   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隋朝鼎盛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4)通过上述探究,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