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万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兴盛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劳动力的增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 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C. 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 炫耀周天子的权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国成语中把帮助坏人作恶叫做助纣为虐,其中是:

A.夏朝国君                 B.商朝国君

C.周朝国君                 D.秦朝国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学派就倡导这一主张,该思想学派的创始人是

A墨子

B.庄子

C.韩非

D.孟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B. 西周建立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据考证,《诗经》中有一首诗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 牧野之战

B. 春秋争霸

C. 楚汉之争

D. 官渡之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和建立者分别是(    )

A. 商朝 汤           B. 夏朝  禹

C. 秦朝  嬴政         D. 汉朝   刘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A.韩、赵、魏           B.齐、楚、秦   

C.齐、楚、燕           D.楚、赵、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周平王东迁后,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

A. 镐京

B. 阳城

C.

D. 洛邑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作为思想家的主张是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仁者爱人

D. 温故知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A. 建立县制    B.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 “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 防洪排水    B. 防洪蓄水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管仲改革  城濮之战  勾践灭吴  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1)观察下图《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A.图中的河流②是黄河,⑥长江

B.图中的原始人遗址⑦半坡人遗址

C.图中看出原始人类分布特点是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地区。

(2)观察下图《战国形势图》,结合所学,请把①、②、③、④诸侯国名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根据《战国形势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秦朝,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两幅图,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关于它们之间联系的相关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排序:①                                                      

(2)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主持进行了一场重要的变法,请写出该变法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这次变法的作用?

(4)结合材料,说一说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

(2)该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桓公的?

(4)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等等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或者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什么?

(3)商鞅变法以后,据说秦军将士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同学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是成功的。有人认为商鞅触犯了贵族利益,被车裂,改革失败了。你怎么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