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为了解答佛经中的许多疑惑,教化民众,玄奘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前往天竺。他遍访佛教高僧,最终学成归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记述在(  )

A. 《西行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大话西游》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史实的发生,不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任用姚崇为宰相

C. 玄奘西去天竺    D.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 崔致远    B. 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 玄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这说明(  )

A. 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B.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C.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楚文化

D. 日本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请问下图中人物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

A. 出使西域,沟通丝绸之路

B. 西游天竺,研习佛法

C. 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D. 航海西行,发展海上交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

① 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 玄奘西行  ④ 遣唐使来华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片见证历史,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日本学习借鉴外来文明

C. 日本向欧美国家学习

D. 日本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消失殆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10年1月,某国环境部长拉梅什先生在访问中国时,以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的例子风趣地说,他现在就是到中国取环保经的“气候玄奘”,该国为(  )

A. 印度    B. 日本    C. 朝鲜    D. 美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 阿倍仲麻侣    B. 鉴真    C. 晁衡    D. 玄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观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玄奘取经始自长安神邑,沿西域丝绸之路的中道出国,终达摩揭陀国王舍新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后经西域南道,于贞观十九年返祗唐都长安,长途跋涉十余万里,沿途记录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弘扬传播佛法和大唐文化。史载当时玄奘取经返回长安,出现了“道俗奔迎,倾都罢市”的场景。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情况?

(3)这位历史人物,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有哪些?(写2点即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