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永安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郑成功驱逐荷夷

C. 哥伦布远洋航行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表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东北抗日

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孙中山

杨靖宇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武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推动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中毕业证书颁布的时间是公元

A. 1913年

B. 1924年

C. 1925年

D. 1937年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口号中,不属于五四运动的是 (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打倒军阀,除列强

D. 取消“二十一条”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 资本主义道路    B. 社会主义道路    C. 井冈山道路    D. 俄国革命道路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电报中的“先生”是指

A. 蒋介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王若飞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图片反映建国以来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其中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列表格中反映这一情况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

衣的变化

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B

食的变化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C

住的变化

城镇中低收人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D

行的变化

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巴黎和会

D. 上海 APEC会议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左图右史”道出了图与史的关系。以下文字能与下图互相印证的是( )

A. 人类文明的开端    B. 古代世界的战争

C. 亚洲的封建社会    D. 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与这里的精神有关的是 (  )

A. 雅典民主政治    B. 西欧等级制度    C. 《汉谟拉比法典》    D. 罗马教廷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4-16 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 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

A. 《人权宣言》发表和光荣革命    B. 文艺复兴和手工工场产生

C. 1787 年宪法制定和新航路开辟    D.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对这 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 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B. 奠定了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历史格局

C. 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D. 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巩固的时期,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法国大革命

C. 日本大化改新

D. 北美独立战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 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 生物进化论    B. 三权分立说    C. 经典力学体系    D. 相对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如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情况。产生变化的原因是表: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百万吨)

3.2

295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一战的爆发

C. 力学体系的建立

D. 罗斯福新政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中带有恐怖主义性质且引发战争的是(   )

A. 光荣革命    B. 巴黎公社成立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面《凡尔赛和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条款是

A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D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中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

A.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 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 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根据巴黎和会而建立

B. 建立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C. 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D. 这一体系没能长期维持下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其“行动”不包括(   )

A. 推行杜鲁门主义    B. 建立北约组织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推进欧洲一体化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材料中的“外部条件”指的是

A. 发动对外战争

B. 美国扶持

C. 废藩置县

D. 发展教育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的具体措施是

A. 推行杜鲁门主义

B. 成立北约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分裂德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某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一党制变为多党制”等。据此 判断该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 济领域的联合国’”。中国在 2001 年加入该组织,它是 (  )

A. 国际联盟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历史课上,老师展现了一段材料:“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小历认为罗斯福“计划经济的方法”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小历的看法对吗?请你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在这个局面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伏尔泰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体现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打倒中国封建文化“高举了哪两面大旗?十月革命后,他们开始宣传的西方思想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上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欧盟把创办“知识化欧洲”列为自己的目标。一大批电脑数字化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畅销不衰,独领风骚50年。…使帝国主义原有的“炮舰政策”瓦解,而转向对“科技的追求”,一些地区强国走向了利用最现代国际战略和科技成果挤进世界大国的行列,而这种道路是对世界秋序的巨大冲击。

﹣《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写出“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原因。由“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使人类进人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两种不同制度”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写出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材料三中“欧盟把创办‘知识化欧洲’列为自己的目标”是融人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据材料归纳“帝国主义”追求目标的变化。

(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材料论述。

建国初期,深圳市一个只有两条半街,2万人口的边陲小镇。街道两旁基本是旧式平房,一座五层的旅馆楼旧式全镇最高的建筑。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3万,人均年收入只有400元。2003年,深圳常住人口已有557.4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居全国首位。市内高楼林立,气势宏伟。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架桥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深圳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4%,正在建设成为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20多年来的巨变,创造了“东方奇迹”,“世界奇迹”。外国朋友称赞“深圳是中华人名共和国胸前的一枚耀眼的勋章”。

——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中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一个城市?

(2)结合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