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七年级历史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郭沫若称赞哪位皇帝时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

A. 武则天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唐高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发生后,节度使成为危害一方的“土皇帝”,这一现象历史上称为(      )

A. 宦官专权    B. 奸臣李林甫掌权    C. 藩镇割据    D. 后梁建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 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 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 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 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 创立三省六部制,推行革新措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了内奸,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 安史之乱    B. 八王之乱    C. 七国之乱    D. 玄武门事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唐朝衰亡与东汉衰亡的相似之处有

①统治者贪图享乐

②任用奸臣

③发生了人民起义

④外戚宦官专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在

A. 长安    B. 洛阳    C. 余杭    D. 涿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表格中的③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    (        )

A. 辽、南宋    B. 蒙古、明    C. 唐、南宋    D. 南宋、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隋朝时期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运河的中心

B. 隋朝在此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C. 商业盛极一时

 

D. 杨坚在此定都

 

二、列举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里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1)“玉垒森森拥山月, 岷江滚滚入苍溟”所歌咏的是战国时期惠及后世两千多年的著名水利工程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此河”指的是           

(3)“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是指“世界五大宫殿之首”的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朝代                       开国君主

(1)  隋朝                     A  李渊

(2)  唐朝                     B  杨坚

(3)  北宋                     C 耶律阿保机

(4)    辽                     D  赵匡胤

(5)  西夏                     E  赵构

(6)  南宋                     F  元昊

 

四、判断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判断以下史实的正误,并改正,格式为A改为B的形式。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

改错:                                    

(2)唐太宗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经济,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到来奠定基础。(    )

改错:                              

(3)唐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改错:                                     

(4)宋代的文官政治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  )

改错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有哪几个朝代?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用史实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并回答该史实的意义。

(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的标志是什么?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三: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景象,写出其中唐朝初期的一个。

(2)据上述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表现和共同原因。

(3)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二:“科第之设,草泽[贫困老百姓]望之起家,簪绂[富贵官宦]望之继世。”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四:“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二回答:

(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一选官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

(2)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开创殿试和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分别是哪个皇帝?

(3)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

(4)根据材料三回答: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民族政策?

问题三:

(5)材料四中的“贞观”和“开元”分别是指哪个皇帝开创的盛世局面?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材料三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品德很高尚,大家都有所耳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恭敬、谨慎、工作勤勉)。”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

——《新唐书》

(1)材料一中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指哪一制度?它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唐朝是该制度的完善时期,其中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作出哪些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时期品德高尚、工作勤勉的大臣两名。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