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3月初三历史信息反馈(含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的是?

A. 夏朝的历史

B. 商朝的历史

C. 西周的历史

D.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料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到洛水河边,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天子派遣使者慰问,庄王竟然开口询问代表天子政权的“鼎”之大小轻重,并扬言楚国铸九鼎易如反掌。该故事集中反映了此时哪一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 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B. 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 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D. 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板书学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以下板书内容,在______填上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大一统的汉朝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开创科举制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A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B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C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D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①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

②东汉蔡伦造出第一张纸

③隋唐开凿敦煌莫高窟

④宋应星编写《齐民要术》

⑤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8年3月1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温故而知新

D. 有教无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汉族政权、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联系和管辖。下表所列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B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

C

元朝

成为正式行政区

D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新式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的照片,关于江南制造总局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B. 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 标志着中国迈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重要一步

D. 该企业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宣告倒闭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所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这里的所说的“辛亥革命事业”是?

A.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 实现中国近代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42年,陈毅同志在一首诗中写道“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这首诗是在纪念?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题文)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评价某一历史事件中写道:“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己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

A. 中原突围

B. 挺进大别山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

业行

项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

43.5

29.2

27.3

 

 

A.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影响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歌诗合为事而作”,歌曲不仅是娱乐文化,还是浓缩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歌曲按照传唱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志愿军军歌》

②《春天的故事》

③《七子之歌—澳门》

④《红卫兵战歌》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①②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史就是一部中共党史,下列会议与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会议

内容

A

遵义会议

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C

中共十三大

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中共十五大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A. A

B. B

C. C

D. D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唐玄宗上台后,任用富于改革的房玄龄为相,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代繁荣盛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南宋时期,广州和泉州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政府设立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清朝时期,在大小和卓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冲破阻挠,回归祖国。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发明改进的水利灌溉工具__________以及农田耕作工具__________,都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中国的文字以________为起点不断演变,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转化,东晋_______被誉为“书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842年,中英签订《_________》,规定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____年,中国政府收回包括香港岛在内的所有香港地区。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名称。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的史实依据。

(3)据材料三指出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的发展趋势。由此指出分析历史问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中国近现代史是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史,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别举例说明材料四中所说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和“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4)近代以来,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中国的发展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一A政权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管辖图二中B地的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材料二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宋代文化有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成就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