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

A. 实行“削藩”

B. 颁布“推恩令”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鲜卑族改汉姓”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 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D. 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人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 日本派遗唐使到唐朝学习    B.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 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边示意图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 东汉    B. 唐朝

C. 宋代    D. 元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

A. 教育制度    B. 科举制度    C. 文化制度    D. 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

A. 民国12年

B. 民国13年

C. 民国14年

D. 民国15年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 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 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49年春,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时,毛泽东对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原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说:“北平和平解放,宜生兄功不可没。”这里的“宜生”是指(  )

A. 李宗仁    B. 张学良    C. 佟麟阁    D. 傅作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

A.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 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西进运动    D. 宪章运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为改进蒸汽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史蒂芬孙    D. 富尔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B.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①火车机车            ②电脑           ③汽车      ④白炽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32年春,美国面临经济危机时,美国总统胡佛曾对一名歌手说:“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最终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是(  )

A. 移民海外、开发西部    B. 实行“新政”、干预经济

C. 专制统治、蓄谋战争    D. 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

A.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 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D. 形成了美、中、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原因是

A. 苏联解体    B. 东欧剧变

C. 赫鲁晓夫改革    D. 美苏争霸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请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幅图片是联合国的徽标

A.     B.

C.     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右面图一、图二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90年艰苦卓绝,90年荣绕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习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革命历程,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这些历史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意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中取得巨大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整理了以下四组资料: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了《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③一五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相继开工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④1953年12月,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

(2)请将以上材料的序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

属于法制方面的是:                    属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是:               

属于对外交往方面的是:                 属于科学方面的是:         

材料三:

(3)材料三图一中反映的是1979年秋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景象,这种结果源于哪一做法的实行?小岗村的做法对中国社会农村改革有何影响?图二中提到的“深圳传奇”被创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

——《全球通史》

(1)秦朝开创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1912年哪一政权的建立取代了“最后一个王朝”?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秦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说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3)根据提示,结合所学,写出表中文献名称。

材料三   刘少奇是我国第二任国家主席,在林彪、江青等人诬陷下,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遭到错误批斗,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开除出党,最后含冤病逝。

(4)国家主席刘少奇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发生在什么时期?这说明了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英国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1)下列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

图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她的作品宣扬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中的法律条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它确定了_______________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图三是英国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瓦特改进的机器,它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请依据所学知识填出图中空白处内容。

(3)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指出英、中两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何不同?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