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符的是

A. 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B. 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谍战大戏《潜伏》中有这样一幕:1947年在得知中共中央所在地被占领后,中共地下党负责人说: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

A. 南京    B. 延安    C. 瑞金    D. 北京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上海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艰辛历程,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这一历程的是

A. 近代之初被迫开放    B. 中国共产党踏上革命的征程

C. 遭受了日本铁蹄的践踏    D. 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七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焦裕禄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 古巴比伦王国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人物是一位启蒙思想家,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他是

A. 莎士比亚    B. 伏尔泰    C. 牛顿    D. 达尔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 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的事件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此规定出自于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掀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A. 来克星顿枪声    B. 萨拉托加战役

C. 攻占巴士底狱    D. 萨拉热窝事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英国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至1861年的5700万吨。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A. 发电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推广

C. 内燃机的出现    D. 计算机的使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法国巴黎公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A. 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B. 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 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 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某同学写成一首新版《归田园居》:“敲键荧屏下,悠然新视窗。种豆温室里,籼型产量高。”这首诗体现了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C. 政治多极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D. 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第一个“战争爆发”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     )

(2)“体系建立”指的是两极格局的建立。                       (     )

(3)第二个“战争爆发”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     )

(4)“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组织建立。                       (     )

(5)“政权解体”后形成了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                 (     )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一些私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资本主义企业。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开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1882年后,上海成立了一些缫丝厂。1878年,道员朱其昂在天津设立贻来牟机器磨坊。此外,还有造纸、制茶、制糖、制药、碾米、玻璃等近代工业出现。

材料二

到192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材料三  1956年,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了政府的决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百年药号同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仁,一时人称“北乐南荣”。

——《跌荡一百年》

材料四  1979年,荣毅仁创办的中信公司正式成立。……1987年初,美国《幸福》杂志评选全球50位最引人注目的企业家,荣毅仁榜上有名。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司经营者首次进入国际性的企业家排行榜。

——《激荡三十年》

(1)材料一体现了洋务运动怎样的作用?甲午中日战争后,主张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2)材料二中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北乐南荣”的出现与哪一次改造有关?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荣毅仁“榜上有名”得益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哪一经济体制又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5)当今,中国只有少数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为加快企业发展,中国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保障和扶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16年3月,习近平访问捷克。历史上,中国和捷克有过许多的共同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同的遭遇】

材料一: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但遭到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被转给了日本。

材料二:会议期间,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被排除在会议之外,直到会议结束,他们才被带到会议厅签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被割让给了德国。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场景?“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被转给了日本”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会议的决定引发了中国的哪一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际会议?会议的决定体现了当时西方大国推行哪一政策?面对两国的共同遭遇,你有何感受?

【共同的选择】

材料三:1968年1月,捷克国内进行了一场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198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这些言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会议上?

材料四:捷克共和国于2004年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组织。

(4)请分别写出这两个组织的名字。

【共同的追求】

材料五:1949年,捷克是最早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2015年9月3日,捷克总统作为唯一的欧洲国家元首出席中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5)请再写出一个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名字。根据材料判断,二战期间,中国和捷克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6)从中国和捷克关系的发展历史中,你有何感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美国在过去的岁月中曾遭遇过多次危机,美国通过立法和国家制度的创新来化解危机。阅读下文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的法律文献》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文中必须包含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三个文献名称、内容(各写一点即可)及其各自的作用,写出上述美国历史带给你的启示。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200字左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