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东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使微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填补了微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那么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余杭、涿郡    B. 洛阳、大都    C. 余杭、洛阳    D. 洛阳、涿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太宗之所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A. 唐太宗用武力打败了所有的少数民族

B. 唐太宗的和亲政策建立了双方友好关系

C. 唐朝强大的国力与开明的民族政策

D. 唐太宗主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历经坎坷,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

A. 韩愈    B. 白居易    C. 李白    D. 杜甫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宫锁心玉》、《步步惊心》这两部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C. “画圣”阎立本的《清明上河图》    D. 忽必烈建立元朝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兴旺

C. 海外贸易发达    D. 文化昌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08年5月,胡锦涛访日期间,参观了保留唐朝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唐招提寺。该遗产是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它的设计兴建者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戚继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 民族政权并立    B. 繁荣与开放

C. 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A. 《马可·波罗行纪》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徐霞客游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A.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 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 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D. 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黄巾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题文)袁腾飞从2010年4月16日起在《百家讲坛》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 辽、西夏、清

B. 大理、金、元

C. 金、西夏、元

D. 辽、西夏、金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材料三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哪个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5)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一:“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

——李白:《哭晃卿衡》

材料二: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这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它改变了无数底层学子的命运。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中提到的晁衡是日本留学生。他来唐朝学习时还有一个什么身份?与此同时,唐朝学者也纷纷到世界各国去交流与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

(2)材料二中反映的哪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为这种制度分别做出什么贡献?

(3)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唐朝的繁荣给我们今天国家发展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建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从材料一中“此河”是谁下令开凿的?以哪个城市为中心?开通此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皮日休对大运河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4)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5)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运河的污染问题变得非常严重。1990年代,整个大运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请你开出治理污染的良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