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试卷二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新疆和平解放

C.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 西藏和平解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李老师的收藏中有这样四本连环画,它们都反映了某一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这一时期指的是(  )

A. 抗日战争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1950开始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②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③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④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土地改革的完成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基本上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B. 消灭了地主阶级

C.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53年中共公布过度时期总路线,内容包含(    )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A.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梁漱溟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人士,也是广雅曾经的校长。据史料记载: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上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期间,他在发言中提出,建国的计划必须方方面面相配合,不能忽略了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并引用有的人的话,说“现在工人生活在九天,农民生活在九地”。由此引起民毛泽东的不满。在一次指名批评是反对总路线,是要求照顾农民,对农民施“小仁政”,而不施发展的“大仁政”。请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毛泽东所指的“大仁政”指的是什么政策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到了“社会主义改造创举”,你认为他提到的创举是指

A.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D.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A. 群众的积极性

B.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 党内不同意见

D.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请你判断这是习主席所做的《念奴娇•追思________》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建国后,我国出现过两年多的时间内,2600万人浩浩荡荡的从城市退回到农村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 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D. 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 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 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小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了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 祖国统一大业

B. 社会主义改造

C. 改革开放

D. 民族工作成就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人民公社化道路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学习和研究历史要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老师给某学习小组出示了几个时间点,告诉同学们,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一组时间点,这个学习小组的四个学生做出了下列解读,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确立

D.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79年3月,邓小平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其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观察《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

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社会生活的新景象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是 (  )

A. 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 出现“黄金周”旅游热

C. 凭票证购买日常用品    D. 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49年____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53年7月,_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的标志: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从实行___________责任制开始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材料一194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对照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与1949年相比,1951﹣1952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法令的主要内容。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1949年相比,1951﹣1952年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当时的“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

(3)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我国在探索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哪两次重大失误?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材料论述。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请回答。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材料中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是因为什么决策?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