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宜宾市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婴儿出生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撤,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B. 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 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D. 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某历史网站上谈及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中,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 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和神学禁锢

C. 意大利大批的文化巨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D. 文化巨人们反对封建神学的勇气和胆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他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他改变了人们的世界,他打败了无敌的神,他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材料中的他是指(    

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

C.《英雄交响曲》                  D.《美国的悲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面是一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徽章。其中代表欧洲联盟的是 (    )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图一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

B. 图一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图二中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

D. 图二中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格局趋势的演变,这三种格局的相同点有哪些(  )

①合作与对抗并存 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③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④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图中你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美苏大力发展核武器

B. 美苏进行军事竞争

C. 美苏争霸

D. 苏联出兵阿富汗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了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自百度

(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新政策”“新”在哪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并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至少两点)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卡斯特罗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将1492年看作全球化开端的依据是什么?

(2)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哪些革命能体现“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成功“实践”?(举2例,4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试举其中的两项发明说明“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4)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某中学初三

(1)班准备开展“探寻科技文明的足迹,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

(1)请问从18世纪中叶起,哪一个国家的“旧世界”最先被震撼?

(2)这场震撼对社会阶级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3)以上发明、创造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只需填序号)

材料三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地球村”。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发明

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今天最重要的陆上长途运输工具

第二次科技革命

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第三次科技革命

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

 

 

(5)中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请列举两例。

【展望科技未来】

(6)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准备如何迎接科技发展大潮的挑战?(至少两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