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涌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

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 有利于随朝完成统一    B. 方便了隋文帝周游全国

C.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加强了南朝的边疆治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唐朝的繁荣离不开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B. 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C.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诗史”

D. “诗圣”李白的诗飘逸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骆宾王曾经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并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

A. 骆宾王很有文采    B. 武则天爱惜人才

C. 宰相能力有限    D. 武则天不得民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现在最古老的的石拱桥之一,其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 宋应星    B. 李春    C. 徐霞客    D. 徐光启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京剧《澶渊之盟》中台词唱道:“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戏词中的“寡人”应是(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高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高僧是(   )

A. 弘法大师    B. 鉴真    C. 玄奘    D. 阿陪仲麻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太平广记)中曾提到“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洗,衣冠南渡”,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王仙芝起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下列措施中与朱元璋的忙碌直接相关的是(

A. 设立行省    B. 建立内阁    C. 废除丞相    D. 设立军机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

A. 军机处    B. 东厂    C. 西广    D. 锦衣卫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江北或河南江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河南省,江北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山东西部。”这一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杨坚——李渊——赵匡胤——忽必烈——(  )——皇太极”。依据规律,括号中应填入的是(     )

A. 李世民    B. 成吉思汗    C. 朱元璋    D. 努尔哈赤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成就显著。“婉约新词晏柳倡,清真漱玉竞芬芳。苏辛豪气今犹在,铁马秋风更激昂。”这几句诗称赞的是( )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明清小说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个工程的共同点是( )

A. 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品    B. 完工时间都是在明朝

C.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 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他的对手。”((走向海洋》解说词)下列事件中,能够证明这观点的是 (    )

A. 日本遗唐使来华    B. 郑和下西洋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清朝一度经济繁荣,国力繁盛,出现盛世景象,史称(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7世纪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瑷珲条约》

D. 《中俄北京条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乾隆在位期间进行了十次大规模战争,合称为“十全武功”,而他也自称为“十全老人”。下列战争发生在乾隆帝时期的是(

A. 靖难之役    B. 收复台湾    C. 雅克萨战争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 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在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

  材料三:(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姿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一一杜佑《通典·历代盛袁户口》

(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随之鼎盛”与哪位皇帝有关?由此可见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2)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有哪些?

(3)通过以上探究,你从中有什么感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概貌。

材料二:有一副对联这样描述图1人物:“穿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1)与材料一中图1、图2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2)唐朝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3)通过材料二的描述以及材料一中图1、图2人物的事迹你从中获得了那些有益的启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对外交往史上的大事,它充分展示了中国当时航海事业的先进性。当时郑和船队最远达到什么地方?当时中国航海业居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当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阴雨,大雾,船队都没有迷失方向,

最后成功到达“西洋”。请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和的远航?郑和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能学习?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

材料一[精深的医学造诣]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比较好的学科......

(1)明朝哪一位卓越的医药学家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药物学巨著?这部巨著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恢弘的建筑依存]

明朝北京城和长城是享誉世界的古代建筑,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大建筑是长城,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迁都北京,修建北京城的明朝皇帝是谁?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在古长城的基础上,明朝修建了蜿蜒6000多千米的气势雄伟的长城,请写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3)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中的故事分别出自什么文学作品?

材料二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年老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2)你读了鲁迅的这段文字后有何感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去读古典小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