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 三大改造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在

A. 开国大典时期    B. “一五”计划期间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在

A. 颁布了《共同纲领》    B.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表,与此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 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1950年土地改革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

A.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B. 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土地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D. 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也反映了时代的信息,以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

A. 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B. 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C. 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D.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也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 城市的改革完全照搬了农村改革的模式

B. 农村改革带动了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

C.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

D. 国有企业改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 ③①④②⑤    B. ②④⑤①③    C. ②①④③⑤    D. ④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包括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依法治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我国能够成功地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国际地位的提高

C. 综合国力的增强    D. 军事力量的壮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

A. 主权归属不同    B. 经济政策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外交方针不同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16 年5 月20 日,针对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演讲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加强两岸互联互通

C. 共同应对南海危机    D. 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 缅甸    B. 印度    C. 越南    D. 苏联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名代表济济一堂,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也标志着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次会议

A. 促进了中国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    B.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 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

A. 海军陆战队    B. 陆军特种部队

C. 第二炮兵部队    D. 武装警察部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推进全面外交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是

A. 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 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C.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文字,它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天下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吃饭。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是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邓小平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绿色食品”这个名词。从人们追求“绿色食品”中,可以看出

A. 现代人们的生活依然贫困    B. 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

C. 现代人们注重节约    D. 现代环境保护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探索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出现了许多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几个事件?对此,你如何评价?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请问这里指的是哪里的农民?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材料四:

(1)指出材料一中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0年、1992年发生的海峡两岸的重大事件。

(4)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当前有哪些因素威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

——周恩来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见下图)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结合材料一,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请问这个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讲话?这段讲话体现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图中记录了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根据材料四,列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至少举两例)

(5)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一个词。阅读材料中习近平主席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就任中央军委主席至今,足迹已遍及海、陆、空、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七大军区。在军队的重要会议上和视察部队期间,习近平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的行程,体味着领导人殷殷强军梦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材料一中,“强军梦”从建国后就在实施,我国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哪一支海军?

(2)材料二中,“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它是由以谁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的?

(3)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哪些举措体现出“不断为人民造福”?(至少举两例)

(4)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