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乐陵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假设你为开国大典作现场转播解说,你如何解说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旗、解放军军歌

B、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国旗、国歌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党旗、国歌

D、政务院总理、国旗、国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富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 新中国成立 D. 抗日战争胜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  )

A. 土地 农民 新解放区 B. 三八线  “最可爱的人” 邱少云

C.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国歌 D. 西藏 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观察下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漫画中的“魔爪”曾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B. 漫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朱德

C. 漫画向我们表达的寓意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D. 漫画中铁钳下的“恶人”代表的是以英国为主的“联合国军”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    B. 抗日战争英烈

C. 人民解放战争英烈    D. 抗美援朝英烈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某地有座古民居叫千柱屋,是清代大地主斯元儒建造的私宅,建筑宏敞,因屋有千柱而得名。新中国建立以后,因一历史事件,几十户非斯元儒的后裔家庭住进了这座大宅。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其根本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 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善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题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农业 C. 银行业 D. 畜牧业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 农业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采取赎买的政策

D.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 建成工业基础

B.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共产党掌握政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56年 1月 ,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 工商业改造    B. 人民公社化    C. "一五"计划    D. 土地改革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 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B. 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 “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 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著名油画《开国大典》曾有两次改动,其中一次改动是去掉刘少奇的画像(如下图)。这次改动可能发生在

A. “大跃进”期间

B. “一五”计划期间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社会主义建设期间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事情总是发展的。1911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天,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以下能支持这一论断的有

①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③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④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国际主义

B. 无私奉献

C. 救亡图存

D. 居安思危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结束了 “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图中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经历了以下四件大事,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土地改革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 国有企业

B. 农村

C. 城市

D. 工业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 在所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7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开国大典的举行,再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和非凡睿智,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筹备会议奠新基)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材料一中的建筑是什么?是哪次会议决定建立的?站在这一建筑前会有哪些体会?

(2)材料一中的“三年以来”的“人民革命”是指哪一历史时期?三十年以来”指哪一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改天换地新纪元)

材料二  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3)材料中所述天安门见证的三件事是指哪三件?

(巩固政权新举措)

材料三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结合材料三分析,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请阐述打败美帝国主义这一事件的意义。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七十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够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成就瞩目)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5)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经验启示)

(6)请你谈谈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政策的调整”进行的探究。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中数据突出地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材料三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政策中的“新知”)

材料四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现在,中央已经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期1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期30年,再延长30年加起来就是75年,这个承包期已经是很长了。下一步要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真正给农民吃上长效“安心丸”。

(4)材料四中提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有什么作用?

(学习中的“感悟”)

(5)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