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 创建新中国

B. 实现祖国统一

C. 进行土地改革

D. 恢复国民经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

A. 重庆谈判    B. 平津战役    C. 渡江战役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路者的军事行动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美援朝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5月21日开始,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和众多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维,精忠报国”的大型网络活动,随即全中小学也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择一位战斗英雄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 黄继光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雷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实行土地改革

C. 进行抗美援朝 D.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 解放农村生产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l957年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运了《中华人民共和宪法修正案》,这是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后的第5次修订,新中国首剖宪法颁布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实行三大改造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1953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66年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 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 “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D.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结束的标志是

A. “四五”运动

B. 九一三事件

C. “二月抗争”

D. “四人帮”被粉碎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政策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实行对内改革

③实行对外开放

④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千古巨变”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2)依据以上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天。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后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来所开创的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