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的历史史实是(  )

A. 进士科的创立 B. 明经科的创立 C. 算学科的创立 D. 殿试制度的创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七国之乱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他”是指(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这一城市是指(  )

A. 洛阳 B. 长安 C. 开封 D. 扬州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D.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刘熙载《艺概书概》里说:“书法无篆圣漾圣,而有草圣。”唐代的草书大家是

A. 颜真卿、柳公权

B. 苏轼、黄庭坚

C. 蔡襄、米芾

D. 张旭、怀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 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 在热闹的“瓦子”里摆摊卖货,还能欣赏到艺人们的精彩表演

C. 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杜甫的诗句

D. 听说邻居的儿子在进士科考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这段材料中归纳的起义原因不包括(  )

A. 政治腐败 B. 赋税沉重 C. 民不聊生 D. 自然灾害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A. 朱温建立后唐政权 B. 五代相继统治长江流域

C. 十国都分布在南方 D. 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C. 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 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   )

A. 后梁 B. 后唐 C. 后周 D. 后蜀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三国鼎立 D. 五代十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人,郭沫若称她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的根据是武则天(  )

A. 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 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重视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 隋朝建立一一陈朝灭亡——开通运河一—唐朝建立

B. 陈朝灭亡----隋朝建立----唐朝建立----开通运河

C. 唐朝建立——陈朝灭亡—一开通运河一—隋朝建立

D. 开通运河——陈朝灭亡——隋朝建立——唐朝建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D. 军队增多,战斗力提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历史上“黄袍加身”的典故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 李世民 B. 李隆基 C. 赵匡胤 D. 朱温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①赵匡胤建立北宋 

②阿骨打建金 

③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

④元昊建立大夏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①宋对夏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③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最难的步骤是比较项的选择,比较时比较项要一一对应。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比较项中比较出的“相同”点不准确的是

A. 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

B. 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C. 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D. 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3)上图描述的是__   __(朝代)的 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4)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_____    B.余杭指今   ____      

(5)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请回答: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是?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朝农业经济繁荣,出现“公私仓廪俱丰实”得益于哪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阅读下列四个人物图片:

(2)根据材料二写出B、D人物的名字。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材料三中的“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材料四: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4)根据材料四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