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汕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③种植水稻 

④烧制彩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学校万小晨同学参加深圳市自制教具活动比赛的作品--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请问该房屋可以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

A. 黄河流域,温暖湿润 B. 长江流域,寒冷干燥

C. 黄河流域,寒冷干燥 D. 长江流域,温暖湿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影响,导致两大流域的原始居民在农作物品种和住房方面的明显不同,以下属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是

A. 水稻、干栏式房屋 B. 粟、半地穴式房屋

C. 水稻、半地穴式房屋 D. 粟、干栏式房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

A. 炎帝、尧 B. 炎帝、黄帝 C. 黄帝、尧 D. 尧、舜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

A.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 B. 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

C. 天下人们大公无私 D. 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午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观察图画,图中的这种现象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文物反映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称雄争霸,时常发动战争.根据下边的信息提示,这场战争是

A. 长平之战 B. 马陵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小明喜欢看连环画,他刚从一位爱好者那里看到了一本《三家分晋》的连环画。根据我们所学知识,这里的“三家”指的是

A. 赵、魏、韩 B. 楚、燕、齐 C. 韩、齐、魏 D. 赵、魏、燕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 齐桓公首霸 B. 商鞅变法 C. 郡县制确立 D. 百家争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关键原因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支持

C.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 建立县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余秋雨笔下“了不起的工程”是指(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长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徐州许多中学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

A. 墨家、儒家    B. 法家、道家    C. 儒家、法家    D. 道家、儒家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那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寓意可以在以下哪本著作里寻找到?

 

 

A.

B.

C.

D.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 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 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 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习中,李明同学搜集到“指鹿为马”,“篝火狐鸣”,“斩木为兵”,“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据此判断李明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 秦末农民大起义 B. 绿林赤眉起义

C. 楚汉之争 D. 黄巾起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 春秋和战国    B. 秦和春秋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所以后人评价他: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曾经问管仲:“寡人好声色犬马,会不会不利于霸业?”管仲说:“那些都是小事,于霸业无损。为霸者担心四件事,一是不知贤,二是知贤不用,三是用贤不任 四是用贤并用小人。”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实?概括材料一管仲谏言的要点。

材料四:

(4)图一 、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些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这两个时期社会急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商鞅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国家富强和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材料二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该人物有何功绩?

材料三:丞相王绾说: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李斯说:不行,当初周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利太大,造成长期的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3)针对材料三中反映的不同建议,秦始皇选择了谁的建议采取了那种制度?

材料四: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者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他只好叹口气回了家。一次,原魏国人李四到街上去买了三尺布,可回到家一看不足三尺于是回去找老板理论,可老板认为自己是按标准裁的布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秦始皇那里。

(4)针对材料四中反映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