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8年中国大运河庙会音乐节于11月3日在杭州隆重开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 ) A. 南部端点 B. 北部端点 C. 运河中心 D. 转输中心
|
2. 难度:简单 |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社会景象的是( ) A. 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 B.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C.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D. 江山风雨谁来定,且看黄袍加身人
|
3. 难度:中等 | |
学习古代诗歌时,我们仿佛在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阅读下面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作者的诗歌特点是( ) A. 飘逸洒脱 B. 超凡脱俗 C. 通俗易懂 D. 淳朴厚重
|
4. 难度:中等 | |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观察下图可知,这是哪一国家与唐朝频繁交往的有关记载( ) A. 新罗 B. 日本 C. 印度 D. 大食
|
5. 难度:简单 | |
温总理曾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思想家一致的是( ) A.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6. 难度:中等 | |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穿越小说。假如红红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的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但前来索取岁币的契丹和党项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在草市游玩的孩子的安全。据此可以推断,红红同学穿越到了( ) A. 唐朝长安 B. 北宋东京 C. 南宋临安 D. 元朝大都
|
7. 难度:中等 | |
云南某一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着:“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 )族的后裔。 A. 党项 B. 蒙古 C. 契丹 D. 女真
|
8. 难度:简单 | |
岳飞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因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如果想重温岳飞抗金的壮举,我们可观看下列哪一视频( ) A. 《澶州之战》 B. 《郾城大捷》 C. 黄袍加身 D. 《赤壁之战》
|
9. 难度:中等 | |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 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 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 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
10. 难度:中等 | |
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了的方略是( )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治国安民 D. 军政合一
|
11. 难度:简单 | |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名为《传说》的歌曲中的主人翁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修筑长城 D. 开发江南
|
12. 难度:简单 | |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时期。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 定都大都 B. 攻占临安 C. 文天祥被俘 D. 攻灭南宋残部
|
13. 难度:简单 | |
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 )
|
14.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开元盛世”。( )
|
15. 难度:中等 | |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和南宋结盟,首先进攻金朝。( )
|
16. 难度:中等 | |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二 宋、辽、西夏、金、蒙古各族政权相继建立。多个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材料三 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1)依据材料一,写出唐朝维系朝廷与吐蕃关系的主要方式。 (2)依据材料二,请简要归纳两宋时期的社会特征。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了治愈“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忽必烈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17. 难度:中等 | |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以后,(唐)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摘编自《通典》 材料二 材料三 谣谚杂语……“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 ——摘编自《宋诗纪事》 (1)阅读材料一说说,材料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与唐太宗实行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自西汉至宋代南北方人口的变化趋势。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18. 难度:中等 |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隋唐创新篇)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1)阅读材料一说说,“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一皇帝在位时期?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 (宋代集权篇) 材料二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在一片富国强兵的呼唤声中,宋朝日益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而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事权的分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宰相权力的变化,说明宋代是如何分割“事权”的. (历史感悟篇)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唐宋时期,其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