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
2. 难度:简单 | |
有史学家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游玩享乐,但因为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会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A. 统一与发展的需要 B.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D. 北方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
3. 难度:简单 | |
武则天之所以能指点江山四十多年,最关键的原因是她重视、爱惜人才。女皇眼中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A. 出身名门 B. 德高望重 C. 风流倜傥 D. 金榜题名
|
4. 难度:简单 | |
唐玄宗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结束了政治混乱的局面。此后,为了巩固统治,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 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分封诸侯,镇守边疆 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印度,在古代亦译作“身毒”“天竺”,自唐代玄奘大师开始才译作“印度”。如果我们想了解唐朝时期印度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阅读以下哪一著作
A. B. C. D.
|
6. 难度:简单 | |
“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如冰如玉。它与唐代的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这段话是对下列哪一内容的评述 A. 越窑青瓷 B. 邢窑白瓷 C. 唐三彩 D. 半坡彩陶
|
7. 难度:简单 |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将唐都长安城的布局描写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和“市”的城市功能分别是 A. 政府机构和商业区 B. 娱乐区和商业区 C. 居民区和商业区 D. 商业区和服务区
|
8. 难度:简单 | |
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的特点是 A. 封闭保守,狭隘自私 B. 盲目模伤,不思进取 C. 民族交融,兼容并包 D. 夜郎自大,唯我独尊
|
9. 难度:简单 | |
唐朝的繁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对外来文化的精华兼容并蓄,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作为这一现象的佐证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遺唐使来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0. 难度:简单 | |
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在位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A. 黄巾起义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五代十国
|
11. 难度:简单 | |
唐朝时期,名家辈出,文学艺术成就斐然。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代表诗人 被誉为“诗圣”。 (2)唐朝大书法家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唐朝著名画家 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
12. 难度:中等 | |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频繁。 (1)唐都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3)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13. 难度:简单 | |
隋朝虽然短暂,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隋朝自统一全国到灭亡,共存在了37年。 改正: ()(2)隋朝时期,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一条以扬州为中心的大运河。 改正: ()(3)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改正:
|
14. 难度:中等 | |
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该)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而且一定能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摘编自余秋雨《十万进士》 材料三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记載:“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一、二中的两种制度在唐朝时期都有所发展。请举例说明。 (4)依据材料三说说“这两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
15. 难度:中等 | |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材料二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大多数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材料三 开元年初,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同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他任用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1)阅读材料一说说,贞观初年,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为此,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2)阅读材料二可知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形成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说说,材料中的“盛世”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归纳其出现的原因。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治世局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
16. 难度:中等 |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唐朝时期的社会历史,以“唐朝兴衰”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阅读材料——赞升平治世) 材料一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釆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最终开创了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1)阅读材料说说,“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指的是哪一治世局面?依据材料一,归纳促使“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出现的因素。 (搜集诗歌——观民族关系) 材料二 “文皇南面坐,夷狄〔少数民族)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2)材料二中被誉为“天可汗”的“文皇”是谁?“夷狄千群趋”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朗诵故事——析对外交流) 材料三 一道道难关过后,玄奘走遍印度各地,搜集和学习了各种佛学经典,他还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印度佛旨辩论会,并成为论坛主人。……经历了17个春秋,玄奘携带357部梵文经书回到长安。玄奘历尽千辛万苦,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3)阅读材料三,我们可以从玄奘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唐朝时期,历经艰险远渡日本的僧人是谁? (浏览图片——赏文艺作品)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4)材料四中的图一是谁的作品?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代文学艺术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数据——揭转折真因) 材料五 下表反映的是唐代人口数量变化的情况。
(5)观察上表,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