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
2. 难度:中等 | |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农民,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 国人暴动 B. 黄巾起义 C. 项羽、刘邦起义 D. 陈胜、吴广起义
|
3. 难度:中等 | |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力倡节俭 B. 大兴文治 C. 休养生息 D. 平抑物价
|
4. 难度:中等 |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时间 D. 作用
|
5. 难度:简单 | |
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 “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赵州桥 D. 大运河
|
6. 难度:简单 | |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
7. 难度:中等 | |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台湾割让给日本 C. 百日维新的失败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
8. 难度:简单 | |
九十年前,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A.同盟会建立 B.开国大典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西安事变
|
9. 难度:中等 | |
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的含义是指( ) A. 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 日军攻占山海关 C.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D.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
|
10.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的画面和文字,你认为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 A.建国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11. 难度:简单 | |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2. 难度:简单 | |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我国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胡锦涛
|
13. 难度:中等 | |
一名男子名叫达瓦和他的妹妹玛丽在伯里克利时代住在雅典的一个小村庄,他们的生活可能是 A. 达瓦担任政府公职人员 B. 兄妹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C. 玛丽参与公民大会,达瓦独自干农活 D. 达瓦因为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
14. 难度:中等 | |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下列有关罗马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称霸地中海 B.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建立共和国 C. 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D. 拜占庭帝国最终的灭亡是由奥斯曼帝国攻破了君士坦丁堡
|
15. 难度:简单 | |
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 ) A. 意大利 B. 法国 C. 英国 D. 西班牙
|
16. 难度:简单 | |
“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 A. 蒸汽时代 B. 铁器时代 C. 电气时代 D. 农耕时代
|
17. 难度:中等 | |
“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 普法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
18. 难度:简单 | |
十月革命,又称十月起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领导这次革命的政治组织是( ) A. 共产主义者同盟 B. 布尔什维克党 C. 苏联共产党 D. 统一俄罗斯党
|
19. 难度:中等 | |
梵高是19世纪后期印象派画家。他提倡在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自由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意识。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向日葵》 C. 《最后的晚餐》 D. 《人间喜剧》
|
20. 难度:中等 | |
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如图漫画形象地说明哪一因素影响了世界和平
A. 恐怖主义 B. 霸权主义 C. 民族矛盾 D. 宗教纷争
|
21. 难度:困难 | |
如示意图反映了一组体现中国力量变化的国际会议,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1)图A应是巴黎和会,操纵此次会议的是英国、美国、法国等列强。(判断对错) (2)图A会议中国处于无权地位,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了。(判断对错) (3)图B会议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判断对错) (4)图C走向联合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各国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判断对错) (5)图D所指会议是开罗会议。(判断对错) (6)图E所指会议为波茨坦会议。(判断对错) (7)示意图说明,国家力量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弱国无外交。(判断对错)
|
22. 难度:困难 | |
社会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对能否稳定局势至关重要,政治家也把安抚民众作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经济危机引发的暴跌,胡佛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当作一种心理现象。他选择了“大萧条”这个词,因为它听起来没有“恐慌”或“危机”那么可怕。1929年12月,他宣布“情况基本好转”。三个月后,他说最坏的状况会在60天后结束。1930年5月底,他预计经济会在秋季恢复正常,然而市场在6月全面崩溃,他却告诉为公共项目请愿的代表们:“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叙事史》 材料二:3月12日星期日夜间,罗斯福第一次向全国人民发表“炉边谈话”,在谈话中他用热情感人的声调向他们保证,现在把积蓄送回银行是安全的,估计至少有6000万人在收音机旁收听了他的谈话。效果果然不错,次日上午在12个设有联邦储备银行的城市,当银行开门时人们不是来提款而是来存款,表明公众情绪已发生急剧的转变。正如艾格尼迈耶说的:“人民相信这个政府,恰如他们过去不相信它一样;这就是整个形势的奧妙之处。”……在罗斯福在任期间,这样的“谈话”不下35次。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由联邦政府拨款,吸收2.5万名18—25岁的男青年参加市政建设,如植树、修路、土壤保护等,每月工资30美元。11月成立“民间工程署”,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这种救济方式,……为日后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四: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2008年12月6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令美国民众情绪“恐慌”的原因是什么?胡佛认为1930年5月底“‘大萧条’已经结束了”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为解决危机采取的首要措施及其目的。从结果来看,这个目的有没有达到?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胡佛讲话、罗斯福“炉边谈话”产生不同效果的政策原因,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4)材料三中“这种救济方式”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它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5)与20世纪30年代解决经济危机措施相比,材料四中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关注什么? (6)美国政府最后成功扭转了危局,当时的德国、日本分别是如何应对的,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
23. 难度:困难 | |
回望2019年如图所示的图片中出现的重大周年纪念事件的足迹,包含了一次运动、一次会议、一次事件、一次外交、一次仪式,让我们去聆听历史的启迪。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任选四处时间节点,写出相关事件及影响,并写出这些沧桑变化对你的启迪。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二百字左右。 (2)哪一图片反映的史实距今(2019年)一百周年,写出这一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一例,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体现了哪些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