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④ 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制作彩陶 ④稻谷遗存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4.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
5.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841年,周王朝发生了“国人暴动”事件,当时周王朝统治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
6. 难度:简单 | |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 C.丝帛 D.宣纸
|
7.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制作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8. 难度:中等 | |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
9. 难度:中等 | |
小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对他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他爸爸牵着牛耕去了 ②他们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制农具 ③农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的更多了 ④都江堰修好后,他们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 可能全部都是事实 B. 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 C. 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 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10. 难度:中等 | |
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 A. 秦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燕国
|
11. 难度:简单 | |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鼓励耕织 B.严明法度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确立县制
|
12. 难度:简单 | |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的修建者是( ) A.李春 B.禹 C.鲁班 D.李冰
|
13. 难度:中等 | |
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
14. 难度:中等 | |
学了某课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15. 难度:简单 | |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刺史
|
16. 难度:简单 | |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
17.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对“秦末农民起义”一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B.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C. 秦朝统治者——投降于项羽 D.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
18.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秦始皇的政绩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实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等 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
19. 难度:中等 | |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
20. 难度:困难 | |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目的是( ) A.吸取秦王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巩固封建统治 D.发展生产
|
2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 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 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 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相传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曾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各属于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怎样?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出一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他的教育言论收录在哪本书?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着复起身。” ——《史记》 (1)材料反映了哪个诸侯国的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写出反映的措施。 (3)此事件的作用是什么? (4)此事件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什么启示?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2)“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首创了什么制度? (3)秦王统一全国后,文化方面,把什么作为通用字体?经济方面,把什么作为通用货币?两方面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