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开设工厂
|
2. 难度:简单 | |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A.关天培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
5. 难度:中等 |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南昌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6. 难度:中等 | |
一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搏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请问材料评述的是 A.秋收起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
7. 难度:简单 | |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 难度:中等 | |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A.在思想文化发明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
9.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0. 难度:中等 | |
当历史即将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
11. 难度:中等 | |
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A.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领导者是孙中山 C.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12. 难度:简单 | |
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成果之一。这一成果来自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13.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
15. 难度:困难 | |
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陈独秀、蔡元培 B. 李大钊、康有为 C. 鲁迅、魏源 D. 胡适、梁启超
|
16. 难度:简单 |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了四次重大探索。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A.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B.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C. 戊戌变法——变法图存 D. 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
|
17.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
18. 难度:中等 | |
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掲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A. 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 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19.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
20. 难度:简单 | |
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21. 难度:中等 | |
某校八年级(2)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事件。如下图是小红同学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是( ) A. 湘江战役 B. 遵义会议 C. 四渡赤水 D. 会宁会师
|
22. 难度:中等 | |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
23. 难度:中等 | |
中华民族的14年抗战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C. 西安事变的发生 D. 七七事变的爆发
|
24.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中,八路军向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 血染卢沟桥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
25.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北伐胜利进军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国共两党合作 D. 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
26. 难度:中等 | |
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 西安 B. 重庆 C. 上海 D. 北平
|
27. 难度:困难 | |
学习历史,应该分清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解释。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B.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 1949年4月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28.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部分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
29. 难度:简单 | |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
30. 难度:简单 | |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地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比赛。比赛开始前同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创作于 A.国共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后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百年屈辱史、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1840年的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美梦”。从此,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历史绝不能再次重演,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美梦”。有人认为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北京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它被列强攻陷,给这座繁华的都城带来深重灾难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 (3)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通过哪次战争割占了它?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的影响是什么? (4)近代以来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5)近代史哪次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能够取得这次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32. 难度:中等 | |
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清政府进行“物质层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2)图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它标志着什么的开端?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图二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上的贡献。
|
33. 难度:简单 | |
在那个充斥着血与火、血与泪的年代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前赴后继、浴血山河,最终赢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从东北到云南,从山西到台湾,一寸山河便是一寸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会议指引方向)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道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论联合政府》 (1)材料的内容出自哪一会议? (歌谣回顾史实) “局部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多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2)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必须答出四个) (3)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图片比较历史) (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同日本进行的两次“较量”,但结局却完全不同。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图二中的事件发生在1945年(图右边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这又是什么事件? (5)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