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历史当事人留下来的资料是一手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林则徐,应选择 A. 林则徐奏折 B. 林则徐雕像 C. 林则徐纪念邮票 D. 连环画《林则徐》
|
2. 难度:简单 |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B.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D.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
|
3. 难度:中等 | |
近代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后人发现的日记中肯定是伪作的是怀特:1842年我到上海做生意;戴维:1845年我向清政府申请在重庆开办了工厂;约翰:1860年与法军一起烧了圆明园;奥托:1900年8月进入清国皇帝的宫殿 A.怀特 B.戴维 C.约翰 D.奥托
|
4.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 )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
5. 难度:简单 | |
有史学家称:孙中山是“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为孙中山赢得如此赞誉的历史事件有 ①成立兴中会 ②创建中华民国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申报》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7. 难度:简单 | |
《醴陵旬报》是醴陵的第一张报纸,醴陵人傅熊湘主编。其新闻评论都采用现代汉语,创醴陵白话办报先例,名噪一时,被推为湖南各县地方办报之冠。据此可知《醴陵旬报》主要宣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
|
8. 难度:困难 | |
《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9. 难度:中等 | |
中国现代哲学家李石岑,原名李邦藩,醴陵枧头洲(今属东富镇)人。1928年夏天,李石岑赴法、英、德等国考察西方哲学,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此转变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红军长征
|
10. 难度:中等 | |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写道:“ 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 A.长征开始 B.渡过湘江 C.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
|
11. 难度:中等 | |
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小明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正确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转移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红军渡过金沙江,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 D.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12. 难度:中等 | |
“昨日(1937年8月10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台儿庄战役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中电报共同发出是为了庆贺 A.长沙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
|
14. 难度:中等 | |
有历史专家在评价1945年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 A.上海 B.遵义 C.延安 D.西柏坡
|
15. 难度:简单 | |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国大典 ②重庆谈判 ③渡江战役 ④淮海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
16. 难度:中等 | |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A.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 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 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
17. 难度:中等 | |
1909年至1915年间,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参加武汉劝业奖进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分别荣获第一等之金质奖牌、奏奖、最优奖和金牌奖。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醴陵瓷业工人素质不断提高 B.“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D.醴陵瓷业工厂经济实力雄厚
|
18. 难度:中等 | |
近代中国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由此看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 A.沿海地区风俗发生彻底变化 B.婚姻风俗受传统观念影响变化不大 C.崇洋逐新观念完全深入人心 D.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
19.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文艺作品成就突出,优先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以下文艺作品及其作者不正确的是 A.茅盾—《骆驼祥子》 B.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C.徐悲鸿——愚公移山 D.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山》
|
20. 难度:简单 | |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摘自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的“条约”是指哪一个条约?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提炼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①观点正确;②史论结合。)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读年代尺,从序号①②③中,选择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对应的序号,并分别写出事件的名称。 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2)联系材料二,分析这一宣言的发布对国内局势的影响。 材料三 1937年7月16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材料四 我三大盟国(中、美、英)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 (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始终未能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4)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近代史上,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态度曾几度变化。 (向现实妥协)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该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深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的决议案》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从失败总结) 材料三 参加这次会议的毛泽东在会上发言,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他最初想进攻长沙市,当他发现原定计划无法实现时,立刻改变部署转入江西,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最弱的乡村山区寻求立足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从材料三分析,指出中共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有哪些重大改变? (因国难谅解) 材料四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五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摘编自《内战百科》 (3)据材料四分析,指出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4)据材料五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人民不懈) 材料六 “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我党所采取的方针是明确的和一贯的,这就是坚决反对内战,不赞成内战,要阻止内战。今后我们还要以极大的努力和耐心领导着人民来制止内战。 ——在延安干部会议的讲演《毛泽东选集》 (5)请从国共关系变化中分析“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