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正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击毒贩的牺牲精神。早在180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冰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角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陈化成
|
2. 难度:简单 | |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3. 难度:简单 |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由此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 A. 与中国友好贸易 B. 更好地给中国提供工业品 C. 打开中国市场 D. 向中国输入鸦片
|
4. 难度:简单 | |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
5. 难度:中等 | |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负重,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6. 难度:中等 | |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难度:中等 | |
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 难度:中等 | |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9.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 英国 美国 B. 英国 法国 C. 英国 俄国 D. 俄国 日本
|
10. 难度:简单 | |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1. 难度:困难 | |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
12. 难度:中等 | |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这两部文献都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脱离了社会现实,未能实行 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
13. 难度:中等 | |
从1851年起共抗争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及其重要的一页。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
14. 难度:中等 | |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到:“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
15. 难度:简单 | |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
16. 难度:简单 | |
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工人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 上海 B. 重庆 C. 天津 D. 北京
|
17. 难度:困难 | |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成立安庆内军械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开平矿务局 D.修筑京张铁路
|
18. 难度:中等 | |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 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 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
19. 难度:简单 | |
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维新派继承了洋务运动的做法,使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为开启中国的民智和介绍西方的社会和科学知识奠定了基础。这段话中的“做法”是指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训练新式军队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20. 难度:困难 |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 放弃天朝观念 B. 学习西方技术 C. 拥护民主共和 D. 反抗列强侵略
|
21. 难度:中等 | |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百日维新 C. 创立民国 D. 废止科举
|
22. 难度:困难 | |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也大抵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材料表明某运动的开展( ) A.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
23. 难度:困难 |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言之有理即可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相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24. 难度:困难 |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君主制度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
25. 难度:中等 | |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
26. 难度:简单 | |
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 ) A.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B. 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C. 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D.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27. 难度:简单 | |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
28. 难度:困难 | |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
29. 难度:简单 | |
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领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30. 难度:困难 | |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 任务不同 B. 对象不同 C. 领导阶级不同 D. 斗争方式不同
|
31.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
32.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图片提示的信息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有什么进步?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
|
33.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1)试比较材料一、二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2)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指的是什么事情,从性质上说有何不同?
|
34. 难度:中等 | |
材料 1919年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仁义,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2)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