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中,哪些可以入选其中( ) ①半穴居房屋 ②木结构水井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难度:简单 | |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按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 A.盘古和女娲 B.元谋人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
|
4.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商朝历史的卡片,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A.建立时间 B.开国君主 C.灭亡时间 D.亡国君主
|
5. 难度:中等 | |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
6. 难度:困难 | |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
7. 难度:中等 | |
田家炳,2018年7月10日与世长辞,享年99岁。生前创办田家炳基金会,在中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的事迹惠及众生,其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有教无类 D.依法治国
|
8. 难度:简单 | |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秦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楚国 D.楚庄王赵国
|
9. 难度:中等 | |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
10. 难度:中等 | |
图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A.甲骨文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C.商朝时我国历史有可靠的文字记载 D.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
11. 难度:简单 | |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
12. 难度:简单 | |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形成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李白诗作《古风》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中的( ) A. A B. B C. C D. D
|
13. 难度:中等 | |
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论语》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从职能看下列官职同它相仿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尚书
|
15. 难度:中等 | |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担负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 难度:简单 | |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 A. 春秋、战国 B. 春秋、秦朝 C. 战国、西汉 D. 战国、东汉
|
17. 难度:中等 | |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A. 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C. 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 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
18. 难度:简单 | |
位于苏州古城人民路上的北寺塔(又称报恩寺塔)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相传是某位帝王为其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这位帝王就是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袁绍
|
19. 难度:困难 | |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
20. 难度:简单 | |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
21. 难度:简单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氐族 ②羌族 ③鲜卑族 ④匈奴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22. 难度:简单 | |
小芳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23. 难度:简单 | |
下图的历史人物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所使用的书法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
24. 难度:中等 | |
石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就其成因而言,却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石窟艺术空前盛行的状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佛教广为流传 B.佛教在南朝时才传入中国 C.是劳动人民智慧血汗的结晶 D.是封建统治者用以麻痹人民的手段
|
25. 难度:简单 | |
《史记》是西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通史;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
|
26. 难度:简单 | |
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__,东到辽东。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建议,推行“推恩令”
|
27.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209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383年爆发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
28. 难度:中等 |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有人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三 材料四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3)据材料三,图二与图一相比,我国疆域出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为适应这一变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
29.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材料二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2)材料二反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三 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连接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连接全球经贸的通道或是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间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他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摘自狄伯杰《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共同体》(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3)根据材料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
30.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斌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有哪些?根据材料四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