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所说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其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A.杨根思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毛岸英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抗美援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了汉战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洗刷了我国的百年耻辱

C.中朝两国在实力上超过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

A.获得自己的土地 B.兴修农田水利设施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少数民族地区 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A.土地改革计划 B.三大改造的计划 C.“一五”计划 D.“十三五”规划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      )

①对外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地要举办一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下列有可能出现在“一五计划”展厅的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则是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自愿互利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中共八大召开后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这条总路线忽视了

A. 当时的国际环境

B. 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C. 客观经济规律

D. 人的主观能动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它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四五运动”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依据是

A.形成了中共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中共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当年“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公私合营

B. 推行公司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竞争的是

A.设置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

A. 马克思主义 B. 列宁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A.国家的梦 B.民族的梦 C.人民的梦 D.世界的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按照“两人一百年”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共同任务是

A.建成小康社会 B.从严治党 C.依法治国 D.深化改革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中国梦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一带一路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交通

文化教育卫生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哪项计划?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计划有什么特点?

(3)这一计划实施的结果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说明当时农民的生产状态。分析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何时何地?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4)材料四中我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列举两个例子。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歌曲渗透着当时的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大救星……”

——《东方红》

材料二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人民的大救星”指的是谁?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的巨变,其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