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839年《巾国丛报》(旧译《澳门月报》)发表评述:“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托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丁。”该评述的史实发生在 A.香港 B.澳门 C.厦门 D.虎门
|
2. 难度:简单 | |
如图呈现了“香港问题”形成的历程,其中与 ②(即九龙司地方一区)所示位置的割让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难度:中等 | |
洪秀全生活在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前夜,所以他的思想不免带着旧时代的痕迹,同时又吸吮了基督教的点滴汁液,他的思想是琐碎的、复杂的,而且又是肤浅的……从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B.忽视自身政权建设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
4. 难度:中等 | |
1876~1878年,左宗棠率领冲击力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开展 A.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统一 C.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D.缓解了东南海疆的威胁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某战争纪念园区的景点分布图,与这场“战争”相关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瑷珲条约》签订 C.《马美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
6. 难度:中等 | |
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后来康有为明确提出:“今日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由此可见,他们当时所追求的梦想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建立军工企业 C.建立新式军队 D.实现民族复兴
|
7.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西方机器生产的商品涌入,夺走了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计……他们是西方经济侵略的直接受害者,对洋货流行格外愤恨,一看到洋货便“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朴素的排外行为愈演愈烈。“他们”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北伐军 D.义勇军
|
8. 难度:简单 | |
“1894年”“檀香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这三个表示“时间”、“地点”和“经过”的历史基本要素指向的历史名词是 A.太平军 B.维新派 C.兴中会 D.同盟会
|
9. 难度:中等 |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救援。孙中山特批20万元救急,但当总统府秘书长拿着批条去财政部要钱时,发现国库库存仅有10枚银元。可见,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战争频繁 B.时政拮据 C.贪污成风 D.列强干涉
|
10. 难度:中等 | |
“他早年编练新军,思想一度趋新,被世人认为是进步力量的代表;但在权力欲的驱使下,他的野心不断膨胀,日后竟然背离民主,复辟帝制。”“他”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宋教仁 D.袁世凯
|
11. 难度:简单 | |
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传播维新思想 B.宣传民主共和 C.发起新文化运动 D.筹建中国共产党
|
12. 难度:中等 | |
1919年5月6日清晨,《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于来到复旦大学,召开全校同学临时紧急会,他激动地说:“北京学生有这样的爱国思想和行动,难道我们上海学生会没有吗?”复旦学生当印发动起来,上海学生运动由此开始……可见,五四运动发展到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学生的参与 B.知识分子的鼓动 C.各地工人的罢工 D.社会各界的响应
|
13. 难度:简单 | |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文章发表的影响是 A.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B.吹响了文学革命的号角 C.掀起了五四运动的高潮 D.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
14. 难度:中等 | |
下面这份孙文题写的“训词”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A.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办 B.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C.孙中山兼任黄埔军校总理 D.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
15.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相结合的表现”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古田会议 D.工农武装割据
|
16. 难度:简单 | |
从口口口口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逐渐确立了在全党的最高领袖地位,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口口口口”中应填写 A.中共一大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7. 难度:简单 | |
下面这张报纸(局部)上,中共中央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名义发表《对日战争宣言》。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北伐军胜利进军 B.蒋介石叛变革命 C.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8. 难度:中等 | |
日本军事评论家池野清躬指出,把游击战“加以系统化、战略化、普遍化的始祖,无沦怎么说也是中国的口口口。他是现代游击战争之父”。的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把游击战争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领导了波澜壮阔、广大持久的游击战争。“口口口”中应填写 A.李大钊 B.毛泽东 C.蒋介石 D.彭德怀
|
19. 难度:简单 | |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20. 难度:中等 | |
1937~1941年,中国独力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该协定签署于 A.西安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
22. 难度:中等 |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这段话主要提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A.发生背景 B.胜利原因 C.发展历程 D.历史意义
|
23. 难度:中等 | |
一位美国史学家分析淮海战役的国民党军队时写道:“蒋介石愚蠢地决定在徐州平原而不是在淮河流域决战”;拒不把统帅权交给熟悉地形的干练将领,而是“亲自从南京指挥战场上直到师一级的战术行动”。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决策者的作用 B.军队的士气 C.战场的位置 D.外部势力的介入
|
24.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1930年时靠人力和落后的交通工具运送邮件的邮差邮路、帆船邮路共占全国总邮路的85%,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邮路只占15%。可见,中国近代邮政发展 A.不均衡 B.范围小 C.邮件少 D.邮递快
|
25. 难度:中等 | |
1895年,张之洞在一份奏折中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由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可见,张之洞主张 A.培养翻译人才 B.兴办军工企业 C.创办民用企业 D.发展学校教育
|
26. 难度:中等 |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邮票发行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列举一位参加了这两次会议的中共领导人。 (2)两张邮票中的会议相距多少年?从图一至图二,中国共产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3—1844年又签订了三个条约作为对第一个条约的补充:……由于“最惠国”条款——对每一国都可享受以后给予他国的任何特权的承诺——这些条约相互加强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条约体系,由于中国主要是出让主权,因此这一体系被恰当地称之为“不平等的”。当然,这一体系不是一天内创造出来的,实际上花了18年持续进行的贸易,外交直至战争才最后建立起来。 材料二 该条约要求处决十名高级官员并惩罚其他一百名官员;正式道歉;中止在四十五个城市中的科举考试,其中半数在山西省,以打击士绅阶层;扩大使馆区,外国派军队修筑工事并永久设防;拆除炮台,由外国军队占据铁路沿线要地,以确保从海边到北京通道的畅通;将进口税率提高到5%;巨额赔款。 (1)材料一中,“第一个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为了建立起这一条约体系,西方国家发动了哪些战争?在这一条约体系中,中国出让了哪些主权? (2)材料二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根据材料指出.该条约主要打击了哪一阶层? (3)给上述材料和问题确定一个主题。
|
28. 难度:中等 | |
探究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和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蔡元培说,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外交主权在于国民全体,非复政府中少数人所能愚弄;中国民族既有自击之心,足为外交后盾,未可再加轻侮”,自此以后,“各国对于中国,一变其强权压迫之态度而为亲善诱惑之态度,实可谓外交上之一是转机”。 材料三 从1912—1917年的五年间,大约有550万在校或者毕业的学生。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约有1000万受过某种新式教育的人。这些人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沉默的顺民”,而是有着新思想的新公民,他们构成了五四运动的中坚和新式观众。 五四运动发生后,《中报》持续报道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民国日报》则自1919年5月6日起开辟三个专栏连续报道五四运动的进展。此外,《每周评论》《益世报》《大公报》以及上海的《新闻报》等也都投入了大量版面和人力及时报道这场学生运动。 正是电报的使用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通畅,巴黎和会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国内。五四运动时期,“公电”(公开通电)成为各界人士表达观点的最好媒介,民间各界通过电报发出声音,表示抗议。据说巴黎和会期间,有5000封电报发给出席关于山东问题的巴黎和会中国代表。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后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国内各界各旗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战场,对日作战12.5万次,歼敌171.4万人。 材料三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其中,在抗战初期,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等,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继续抗击日军。 材料四 1944年到191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的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了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的爆发促成了材料一中“局部抗战”局面的开始。这一局面的开始与“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相距多少年? (2)根据材料三,指出“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探究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