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与林则徐领导的哪一事件有关?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武昌起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 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为著名的时政漫画《时局图》。导致这一“时局”形成的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一群读书人的呼吁下,“不甘作亡国之君”力行变革的清帝是

A.宣统帝 B.光绪帝 C.咸丰帝 D.道光帝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这一格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写道“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文中提倡的是

A.民主

B.科学

C.新道德

D.新文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共同发起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1926-1927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的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领导这场暴动的是

A.朱德 B.毛泽东 C.周恩来 D.贺龙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此次远征最后结束于

A.江西 B.贵州 C.甘肃 D.四川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李宗仁在回亿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他们报道的相关事件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接受日本投降 C.北平和谈 D.重庆谈判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正确的是

A.鲁迅——《骆驼祥子》 B.茅盾——《雷雨》

C.徐悲鸿——《愚公移山》 D.聂耳——《黄河大合唱》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与苦难的城市。阅读下列材料,回忆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侵略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反映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哪一年?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在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图三显示结束的这场战争中,日军曾在南京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图四场景的出现是在哪次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对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四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1)材料一中,为实现中国自强,李鸿章等人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至少举二例)。

(2)材料二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而“暴力革命”最终结局如何?

(3)材料三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1915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根据材料四指出,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上述探索的成败中获得哪些启示?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35年发生,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是哪一次会议?该会议全力纠正了什么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条革命道路。

(4)中共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一结论可从1936年哪一重大事件的解决中得到验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