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难度:中等 | |
“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材料强调这场战争 A.新中国艰难取得最后胜利 B.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
4. 难度:中等 |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材料说明( ) A.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D.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中的建设成就,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 A.青藏公路 B.宝成铁路 C.鹰厦铁路 D.武汉长江大桥
|
6. 难度:中等 | |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经理乐松生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没收其财产 B.公私合营 C.转变为国有企业 D.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
7. 难度:中等 | ||||||||||||||||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没有它就没有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它”指的是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 “四五运动”的开展 D.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9. 难度:中等 | |
“由于社会需求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企业条件千差万别,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错综繁复,任何国家机构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和迅速适应这些情况。如果全民所有制的各种企业都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压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这说明国有企业改革应当 A.改变原来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加强国家机构对企业的管理 D.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
10. 难度:中等 | |
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
11.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12.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13.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选项中践行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A. 预防贪污腐败 B. 惩处网络犯罪 C. 治理工业污染 D. 打击恐怖主义
|
14. 难度:中等 | |
“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A. 日内瓦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
15. 难度:中等 | |
根据如图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分析,1972年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改善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6.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现职。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专题知识结构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2)材料二为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3)在材料三“知知识结构图”上A、B且两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实现转折后,我党探索出一条什么新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
|
17. 难度:困难 |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提到的土地改革法的内容什么?从土地所有制方面来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划的?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胡绳《中国共严党的七十年》 (3)材料三所示国民经济发生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千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4)根据材料三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体制有何区别? (5)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
18. 难度:中等 |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走向世界舞台)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3)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从图二能获取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强国之路) 《复兴之路》指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材料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国家领导人是谁?“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指导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