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

A.一大群人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兽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野兽

C.十几个人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元谋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涿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敗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刑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下图节选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 “削藩”——汉景帝

B. “推恩令”——汉武帝

C. 休养生息——隋炀帝

D. “杯酒释兵权”——宋徽宗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 秦朝疆域辽阔    B. 秦朝统一货币    C. 秦朝统一文字    D. 秦朝统一度量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

A.蒙恬 B.张骞 C.卫青 D.张角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A. 蜀、吴、魏

B. 魏、蜀、吴

C. 魏、吴、蜀

D. 吴、魏、蜀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

B. 孙权

C. 诸葛亮

D. 曹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 赤壁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秦始皇巩固统一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

A. 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

B. 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

C. 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

D. 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括号内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商、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1)早在中国远古时代,就有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3)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4)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哪两种吗?

(5)列举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教育篇)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下图)图片中的人物既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被誉为“万世师表”。

(6)作为教育家,他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创新?(任答一点即可)

 

(探究四 感悟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7)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任答点即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規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

A: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______

B: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_______

C: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_______

材料二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续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2)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四·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

问题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都江堰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

②秦始皇陵兵马俑

1987年,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写出秦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

③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④⑤是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最着名的两个石窟。

(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