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难度:简单 | |
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出土的原始社会晚期文物 C.毛公鼎铭文 D.司马迁的《史记》
|
3.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 水利工程的兴修
|
4. 难度:简单 | |
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一分为三,分别是 A.韩、赵、魏 B.郑、宋、楚 C.韩、赵、燕 D.秦、齐、楚
|
5. 难度:简单 | |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关于夏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朝的建立者是启 B.夏朝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 C.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夏朝实行的是禅让制
|
6. 难度:简单 | |
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铜器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D.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
7. 难度:困难 |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
8. 难度:简单 |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反映了汉初( ) A. 经济萧条 B. 战乱不断 C. 土地兼并 D. 赋税沉重
|
9. 难度:中等 | |
对下图这场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C.推翻了秦朝统治,打击了地主阶级 D.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载史册
|
10. 难度:困难 |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2. 难度:中等 | |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蜀、东晋、前秦 B.西楚、东晋、前秦 C.蜀、东晋、梁 D.西楚、南晋、张楚
|
13. 难度:困难 | |
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为“文景之治”。下列属于文景时期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③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诞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B.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C.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D.佛教的传人,丰富了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15. 难度:简单 | |
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下列选项符合作者对《史记》评价的是 A.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 B.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本书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 D.本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
16. 难度:中等 | |
如下图是中国在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币,如果为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介,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南朝杰出的科学家②撰写了《齐民要术》,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③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 项成就领先世界近千年④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7. 难度:简单 | |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 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
18. 难度:中等 |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
19. 难度:中等 | |
日本著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史学著作《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中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纷繁多彩的历史故事。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下面哪个选项不会出现在作者对淝水之战的叙述中 A.战役发生在4世纪后期 B.东晋取得胜利,前秦军队失败 C.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D.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20. 难度:简单 | |
假如小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他阅读 A. 《本草纲目》 B. 《水经注》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
|
21. 难度:困难 | |
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发展与演变,从不同侧面见证了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列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示意图,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 甲骨文﹣﹣金文﹣﹣大篆﹣﹣ ﹣﹣隶书﹣﹣ ﹣﹣草书、行书 (2)上述图片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东汉末年,书法演变成一种艺术。列举图3作者在我国书法艺术领域的成就。 (4)书法艺术在东汉魏晋以来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22. 难度:中等 | |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三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糸,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材料四 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紫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材料三、四均摘编自统编七年级(上)教科书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功能。 (2)材料二中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4)分析材料四中江南经济繁荣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
23.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某校历史兴趣班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收集材料,每人编辑一份手抄报。下面是李珍珍同学编写的手抄报。请你完成她设定的任务。 第一板块:图片展示民族交融 (1)前三幅图片反映了民族融合在哪两个方面的表现?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3)第四幅图反映的是民族交融的( ) A. 原因 B. 过程 C. 表现 D. 结果 第二板块:文字解析来龙去脉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具有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对后来隋唐建立具有推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各次民族大融合其实就是各少数民族逐步汉化,成为新的意义上的汉人的过程!而其本身的文化只是在某些方面,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原先的汉文化。民族融合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这种融合才是中华民族文化产生的根源。 (4)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快的因素是什么?该时期民族融合有什么特点?它对隋唐建立起了什么作用? (5)民族融合最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
24. 难度:困难 | |||||||
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请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 (成语分类——感受传统文化) (1)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请将下面的成语典故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 ①三顾茅庐 ②草木皆兵 ③风声鹤唳 ④草船借箭 ⑤诸葛亮借东风 ⑥投鞭断流
任务二 (运用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西汉建立到灭亡的时间,计算西汉存在了____年。 (3)公元纪年法规定:每100年是一个“世纪”,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 比如:西晋的建立可以表述为:西晋建立于3世纪60年代。那么北魏统一北方是在_______世纪_______年代。 在年代尺上统一过北方的政权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 任务三 (评价人物——提升史证意识) (4)“秦皇汉武”是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请你结合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措施,说明他是如何巩固大一统局面的。
|